历史问答: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什么意思,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题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是指1929-1933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它以“大萧条”、“大恐慌”等独特的名称载入史册。这场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迄今为止发生的最深刻、最持久的周期性危机。大危机首先发生在经济非常繁荣的美国。它不仅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其生产倒退了几十年,而且使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法西斯主义思潮及其制度却泛滥成灾。当时社会陷入大萧条,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问题2

主要特点是: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影响深。

第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少数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这场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此外,这场危机还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等所有经济领域,这是以往任何一场危机都无法企及的。

第二,时间长。过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两年。短暂的消沉之后,转而复苏,这个危机持续了五年(1929-1933)。这场危机的持续时间是以往任何一场危机中前所未有的。

三是破坏性。:(1)大量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人数的增加自然导致工资降低,生活水平降低。广大劳动人民没有生计,流离失所。(2)破坏商品和生产损害。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4.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分裂,各种货币集团、经济集团出现。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非但没有成功,各个团体之间的对立反而越来越尖锐。随着资源战的加剧,资源自给率低、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的德日意逐渐靠拢,形成法西斯集团;而垄断国际市场、资源相对丰富的英美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竞争,逐渐搁置分歧。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组,为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问题3

欧洲和亚洲的两个战争策源地是德国和日本。

问题4

美、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势力“开战”所采取的政策是:

美国奉行中立政策,法英奉行绥靖政策,企图将战争引向苏联。

问题5

这项政策的顶峰是

1938年9月,英法德意慕尼黑会议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