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六个好日子是什么?
文景之治
朝代:汉朝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和景帝长达40年左右的“盛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显著。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姬伯。高帝十一年(196),立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朱禄作乱。宰相、邱、朱、等宗室大臣共同统治朱禄,立为帝,在位23年。汉武帝刘启是文帝的太子,他的母亲是窦皇后。公元前157年登基,16年在位。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致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景帝相继登基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疏纳赋税、与民同息的措施,史称“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朝代:汉朝
刘秀东山再起第三年夏二十五年,在南千秋亭(今河北柏乡)称帝。改元建武,改毛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此后四年,指挥军队镇压红梅等农民起义军,铲平各地割据势力。他在位期间以柔道统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缓解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年),颁布六道诏书释放奴婢,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不得为庶人,未被释放者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护。建武十一年颁布三条诏令,规定杀害奴婢者不得减刑;烧奴婢者,依法惩处;免于燃烧的侍女是庶人;废除奴婢开枪伤人致死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赋制度,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部队,废除变役制,组织部队屯田。简政减官,裁400多个县。把免役犯人当老百姓释放出来,用他们在边境县耕种田地。建武十五年,下令开垦农田,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给功臣丰厚的赏赐,但禁止他们从政;排除三公,增加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大臣的权力。国家政务由皇帝通过尚书台主导,地方废除掌握军队的上尉。东汉初年的各种措施带来了社会稳定、经济复苏和人口增长。因此,在刘秀统治时期,它在历史上被称为“武术的荣耀”。
开皇规则
年代:隋朝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因为他意识到“古代皇帝不奢而能长盛不衰”,所以从辅政开始就提倡节俭,宫中嫔妃不做漂亮的装饰品。一般文人用的都是布帛,丝带只用青铜和铁角,不用金玉。文帝试着用胡子粉和织领,但他找遍了皇宫也没找到。这种节俭的做法相应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各项措施的实施。文帝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在政治上,首先是改良政治,改革制度。中央政治系统由五省(大臣、男子、文官、秘书、仆役)和六部(官、礼、兵、刑、户、工)组成;地方政治体制由州、县、郡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同时采用了西魏和北周的官兵制度,其中包括农兵。政府军士兵在农时耕种,业余时间训练,轮流留在禁卫军,或临时出动。二是废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维护贵族豪门权益的九品制和门阀制。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得到人选。文帝本人致力于节俭,是一个在整理秩序的官僚。他曾经派人考察过河北五十二个州,罢免了二百多个贪官,裁掉了当地十分之三左右的冗员。他还简化刑法,删除前代酷刑,制定隋法,使刑法简明,“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经济上模仿北魏均田制,实行均田制,定南分田80亩,永田20亩。女人分40亩。及减免赋税,轻薄税,与民同息。如果把丁换成21岁,守田还是18岁,少了3年服役期。也由每年30天役改为20天役,一匹绢马(四尺)减为二尺。此外,文帝下令重编户籍,以五为保,五为吕,四为族。皇帝统治初期,有360多万户,从50万户上升到870万户。为了未雨绸缪,广设仓库,分为官仓和义仓。官仓用于粮食转运和储存,仓则用于救济。文帝也致力于建设,在长安东南方建新都,建大城。挖广通渠,把魏水从大兴引到潼关,方便关东水运。在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泛寻书。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流失,他向《天下书》发函,献书一匹。过了一两年,书准备好了,整理完了,有三万多册。为了广纳贤才,文帝开设了借土课,设立秀才课,开创了后世的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为了启蒙全国,恢复中华文化的正统,文帝颁布法令,制定礼乐,提高全国的文化素质。军事上,鉴于南北朝后期,突厥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时入侵北周和北齐。所以隋文帝在建立隋朝后,出兵攻打突厥,后来采取了疏远突厥的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互相交战,隋得以消除北方的后顾之忧。正是由于上述措施的实施,在文帝统治的前20年间,隋朝政治清明,人口增加,财宝丰富,社会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由关震控制
年代:唐朝
唐太宗即位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朝为镜,密切关注民心、民情、民意,紧密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度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奖励有功人员;重视科举选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不良政治,下大力气治理;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断改进执政方式,等等。短短几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路上不捡遗骨,晚上不关门”的良好社会风气。历史学家称这段历史时期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年代:唐朝
武则天死后,几年后,唐玄宗即位。唐初玄宗年号为“开元”(公元713-741)。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开荒之地,多“高山瘠满雷”(《元慈山志》卷七)。据杜佑《通典》“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达十三品,清斗达五品。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两米米比不过20篇,面上32篇,一匹绢马210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边(今河南开封),西至(今陕西凤翔),贾鲁烈店内宾客盈门,酒香四溢。每家店都是毛驴租的,一下子就是几十里,叫毛驴。南指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襄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傅亮(今甘肃武威),均有商旅店铺,相隔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丝绸产量丰富,价格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出行安全。开元二十世纪,全国共有7861236户,人口* * * * * * * * * *,比唐初始户籍增加了一倍半以上。
这一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史圣”。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抗感史圣
年份:清朝
从康熙中期开始,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清朝国力在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这个跨越130多年的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所以中国有史家把康、雍、甘时期称为“康、甘盛世”。
“康乾盛世”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上。康熙六十一年(1722)全国人口突破1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突破3亿。有人把这归功于清朝统治者的勤奋;但主要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
在此期间,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阻止了晚明西学东渐。对内推出了“文学监狱”。因此,有人认为是“康乾盛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这并不值得称道。
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骗人的,是中国某些历史学家无视历史,自欺欺人的说法。康熙年间,对俄战争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割让领土。如果是盛世,割地是不可想象的。无独有偶,同样处于“康乾盛世”的雍正时期,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恰克图条约》。这三位皇帝在康雍统治期间做了什么?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狱惨案,康乾数次赴江南奢玩,雍正以来,用尽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与此同时,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侵略者已经在使用明朝的枪支,但清军仍在使用明朝的枪支。繁华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很丢人。康熙年间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隐书》中提到,自清兴以来的五十年间,在四海之内,农业、工业、城市、公务都日益贫困、空虚。他亲眼看到,山西很多女人没裤子穿,而“吴中人多,北方孩子多”。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臣马加尼来中国的时候,就记载过北京街头有很多乞丐。许多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于是他把清朝描绘成一个泥足巨人,“中国人”正在逐渐退化为“半蛮夷”时代(见马加尼《中国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