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简介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繁体字,水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系侗水语(侗台语)分支。水族古文字系统保留了图画、象形文字和抽象文字的兼容性。

水族人自称“Sui (suǐ)”。关于水族的起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起源说、江西迁徙说、江南迁徙说等几种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遗产,是水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馆的图腾,米汤鱼是水族馆重要的社会习俗。

水族主居住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以黔南的三都县、荔波、独山、都匀为主要居住区,东南部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为主要散居区,桂北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和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

扩展数据

水族的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后确定的。唐宋以前,水族被称为“辽”,北宋时,这一带出现了“富水国”。到了明代,“水”族开始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而到了清代,一般称之为“水家”、“水淼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水族人的统称。

秦朝时期水族还有一次迁徙,是在秦始皇征服岭南之后,导致水族先民被迫迁徙,使得水族先民脱离百越部落,逐渐向单一形态的民族发展。第二次迁徙是向龙江、都柳江上游,与后世的分布格局大致相似。

经过八九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时期,水族逐渐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隋”原名改为“水”,与“富水国”有关。

水族的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发展很好。史书中描述“种稻如湖南”,但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高压统治,水族上层武装起来,史书中多有“犯边暴”的记载。

宋朝时期,富水州几乎没有停止过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活动。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平洲刺史曹克明奉命进行军事镇压,解决了问题。

富水州名改为安化州,富水县改为归仁县,水镜县改为宁县。到了宋朝,除了改名字,水族被有意识地迁到汉人的居住地,搬迁者给农田。

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水族已经进入封建形态。清朝末年,水族也受到皇军的骚扰,大量原本种植粮食的农民被骗去种植鸦片,破坏了农业。但纺织业也因为工业打击而进入国外纱线加工手工艺品等行业。

辛亥革命后,这里也出现了很多矿山,资本势力也严重剥削当地百姓。在随后混乱的几十年里,这里的水族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百度百科-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