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古城墙交通指南

衢州古城墙交通指南:乘坐旅游大巴

目前保存下来的衢州城墙,在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尚难确定。但相对统一的是唐代以后正式在衢州修建砖石城墙。明嘉靖《衢州府志》说:“唐武德四年(621),衢州设县。”《唐书·五行志》载:“元和十一年(816),衢州毁于水患。”有轮廓的地方就一定有城市,因为城市的轮廓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耿的《女楼记》说:“屈城筑于龟山峻岭之上”,这也是很肯定的。

因此可以推断,衢州城作为一个府,最初的城墙修建应该是以龟峰和郑荣领为中心,也就是唐武德四年建县后的今天的浮山。在此之前,作为县级政权政府所在地,也应该有城墙,但首先,这个城墙的规模不会很大。二、这座城墙在唐代“设衢州建郡”后,因城市扩张而废弃。现在的城墙与唐代修建的城墙基本一致。自唐代开始,城墙修建、扩建并保存至今,可谓历史悠久的“唐朝遗迹”。

北宋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军攻陷衢州,第二年,郡高达龟峰建老城。据清康熙皇帝《xi安县志》记载,“城墙十尺六尺五寸,宽一尺,一周退四百五十步。有六个门,每个建筑都建在城市之上。东岳迎太平;南方的礼、德、俗也叫童渊,今天叫广元;远航西,俗称水亭门,今称潮井,北至永清,俗称浮石,今称陈宫;小南(门)叫清江,叫千户,也叫魁星。现在叫通县,以克山命名。小西(门)叫鹤峰,俗称李炎,现在叫通光。”城北、东、南三面全是引水,西邻曲江。从此衢州四周高墙环绕,墙外有大城,形成完整的城池。

《宋史·高宗》载:“绍兴十四年(1144),水有燕、新、建、曲四州。”城墙被洪水冲垮,县林等待修复。《宋史·五行》载:“嘉定三年(1210),五月,燕、曲、吴、徽州大雨,多人溺死于水。”衢州市五分之一。郡守孙子以朝廷赈货为都,秘庭派殿部参加修城之战。孙子治离任后,县令齐奎接替他修复城墙。“五千三百两尺长,楼阁相接看往事渐浓。”嘉定十一年(1215),六门城楼被魏豹重修。

过了65,438+000多年,元十五年(65,438+0355),伯颜突然做了县令。他沿子城旧址建新城,一周回到九里三十步,再去迎和,通仙,先去远。陈宫的四个门被外包给了月亮城,六个门上面的地板被重建。

明朝的时候,我也有过几次修复。据康熙《衢州府志》、嘉庆《xi安县志》、民国《渠县志》记载,“弘治(1499)末县令申杰,修城墙,石室引水入濠,城四周蓄水,虽干。”嘉靖庚申(1560)被杨准任命。万历三十八至四十三年(1610-1615)间,县令洪宪重修了被火烧毁的朝天门塔。天启二、三年(1622-1623),重建拱宸门城楼。“崇祯陈赓(1640)在张文达负责修城筑浩城,立塔,筑窝棚四十三座,筑土墙二千四百二十五座。”于是,整个明朝,衢州城墙巍然屹立,铁衢州的根基也就确立了。

从清顺治五年(1648)到民国五年(1916)的210年间,衢州城墙也修复了20多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衢州城墙的修建史也可以说是衢州城市的发展史,它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城墙的每一砖一木都体现着历史的厚重。

完整的城墙分为四层,分别是“首都”、“皇城”、“宫城”、“外郭”。但由于衢州不是皇室居住的地方,所以衢州古城墙只有“宫城”和“外郭”两部分。大城墙有八个城门,中等城墙有六个,小城镇只有四个。衢州作为浙西的交通枢纽,有东门、北门、大西门、小西门、南门、小南门六个大门。

目前,南门、小南门、大西门、东门已修复保存完好。修复后的城门仍为蓝黑色石砖,部分城墙上覆盖爬山虎等草本植物,基本保留了城门的本来面目,衢州城门的一些风貌仍清晰可见。比如小西门瓮城,就是在外墙和内墙或防护门之间留出一个空间,让守城的士兵打开外门诱敌进去,再关上外门,内外城和两边的城墙就形成了一个瓮形的结构。这时候消灭敌人就像瓮中捉鳖,小菜一碟。这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的战略战术。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衢州是四省的门户,从沿海通往闽赣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中心,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龟峰和郑荣领(即浮山)之上的东门,又称“铁曲门”方腊起义、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北伐军偷袭孙等。,都在这里受挫,久攻不下,所以这个门也被称为“铁衢门”。特别是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和仆王李世贤,多次带兵围攻衢州,最长的一次持续了半年。但由于城墙高而坚固,易守难攻,却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故名“铁衢州”。衢州城墙大多高五米左右,城墙光滑,宽两米左右,方便车马行走。“崇山峻岭突兀,刘玉朦朦胧胧,职员寻旧,苔石径斜。”阿清王荣钧的这几行诗,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屯兵守城的险要之地。

城墙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有屯兵、储粮的功能,体现了古代修建城墙的初衷,是为战争服务的。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时代的进步,城墙的这种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失去原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