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哪些文物?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前有天安门广场,后有景山,东有王府井市场,西有中南海。故宫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紫禁城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朝第三位皇帝朱迪迁都北京以来,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和统治着整个国家。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故宫作为封建皇宫的历史宣告结束。1924年,溥仪皇帝被驱逐出宫。1925 10 6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紫禁城的建筑宏伟而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房屋8700余间。周围有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有城门,南面午门为故宫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城墙的每个角落都矗立着一座精致而独特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延伸。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厅和露台错落有致,富丽堂皇。故宫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
故宫一般分为两部分:南边的“前朝”和北边的“后寝”。南面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两侧是文华殿和武英殿,是皇帝上朝接受问候、接见大臣、举行大型仪式的地方。三大殿建在8米多高的工字形三层平台上,四周有石栏杆。它们是紫禁城里最壮观的建筑,显示出非凡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北半部以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后三宫、东宫、西宫、御花园为中心,东侧为奉先殿、皇宫,西侧为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是皇帝及其后妃、王子、公主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序,每一寸砖瓦都遵循封建社会的等级礼仪制度,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有近600年的宏伟古建筑,而且有近百万件古董珍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漆器、搪瓷、牙竹木雕刻、丝绸刺绣、文房四宝、绘画书法和大量皇后和妃嫔的衣服、材料和家具。此外,还有大量的书籍、典籍和文献,包括数万件国宝,代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