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读后感700字

读《喜福会》有感

江苏省海门中学的倪斌

最近看了一本叫《喜福会》的书。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短篇小说集。小说围绕65438年到2009年,四个在50年代移民到旧金山的中国女性展开,而喜福会就是她们在美国成立的麻将俱乐部。在这个故事框架中,作者通过相互关联的短篇小说,立体地展现了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沉浸在中国环境中的母亲面对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孩子,在美国环境中语言问题的中国个体思维和社会孤立感...这些都是谭恩美试图在作品中向人们展示的。

理解母亲们所说的中式英语的过程给了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个有趣的文化视角和理解中国智慧的新途径。当然,作为一个长期在国内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出于职业习惯,我会想到在欧美国家学习甚至生活的大学生。她们现在当地的情况和书里的妈妈们相比有没有改善一点?还是因为时间带来的巨变,两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已经失去了可比性?

从新闻报道、亲戚朋友那里,我们总能知道在欧美国家留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毕竟每家每户都有几个“留学亲戚”。从这些点点滴滴的新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即使时代变迁的速度堪比哪吒脚下的两个铁环,即使全球化的势头轰轰烈烈,我们走出去的孩子,总是与当地其他学生群体有一个“楚江汉界”,生活也并不总是很舒服——很多在家里善长文字的孩子,到了国外就像舌头上的孔明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想了想原因,大大小小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涉及到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例如,一个脱口秀视频通常在上课前给学生看。当美国观众大笑时,孩子们有时会保持沉默或假装听懂。这种文化差异就体现在这种笑的差异上。比如有时候当外教,外教讲哪些电影,哪些艺术家,哪些作家(当然我们的孩子更了解当下最红的欧美歌手),都能看到孩子天真却茫然的表情。

这样的文化差异确实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是不同国家的文化——我们用“茶”做大,他们用“咖啡”做大。

但是作为高中英语老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为他们的未来做更多的准备吗?

个人觉得可以设置一些当代美国、当代英国、当代澳大利亚等课程,用引导的方式告诉他们各个国家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然后推荐一些渠道——书籍、网站、纪录片等。-针对想更多了解当地人“文化印记”的孩子。“文化印记”很难从书本上理解——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没有“邓丽君”、“王小波”、“张大千”,但却是中国人都略有耳闻的东西。希望以后的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简单的语言中走出来,以文化的载体介绍给孩子们。

这样,发生在美国喜福会妈妈身上的事情,就不会落到我们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