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竺可桢在遵义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辉煌的七年。李约瑟博士甚至将浙江大学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江大学为“东方剑桥”。经过七年的努力和显著的成就,浙江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的一流大学。
竺可桢和家人在贵州遵义中正桥合影,纪念抗战胜利。
1946 1朱克珍一家在赤窝井9号公寓前合影:6岁的女儿朱松咬着手指,羞涩地站在父亲面前。她1940 12出生在这个小院里;竺可桢面容清瘦,深情地把手放在女儿肩上。朱松右边是同父异母的哥哥朱安(彬彬),左边是站在父亲身边的生母陈吉。
堆窝井背靠刘阳街,面向湘江,森林茂密,庭院幽深。有一条小巷通往紫荆街,出了北门,另一边,从程思街到小十字路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竺可桢奉命带领浙大师生西进,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历经战争的艰难险阻。1938年夏天,次子朱恒和妻子张夏·索尔双双感染细菌性痢疾,因缺医少药,仅10天就去世了。国事难,为何在家做?49岁的竺可桢决心“一年内结婚”。不久,一位贤惠的女子遇到了竺可桢。她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决心单身。后来,她被竺可桢的公共性格所感动,忘记了自己的私生活。经李四光夫人徐淑彬等人热情介绍,于3月1940在重庆与竺可桢结婚。婚后,35岁的她辞去公职,前往赤窝井,帮助丈夫,养育子女,成为竺可桢的终身伴侣。她叫陈吉,是著名教授陈远的妹妹。
1998年5月浙大恢复前夕,竺可桢一家离开对窝井9号前往重庆。
中正桥是连接遵义新城和老城的第一座桥。解放后,改名为新华桥。
笔者查阅了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的资料,得知这座桥原是一座平石桥,明代称为“榻上之水”。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遵义总指挥吴志茂看到石桥经常被淹,集资加固,于是市民称之为吴公桥,简称吴桥。过了十几年,又被冲走了。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昭澈和和尚集资修建了这座桥。大桥建成后,命名为福寿桥、万寿桥。30年后,万寿桥再次被洪水冲毁,遵义知府赵光荣主持修复了这座桥,史称召公桥。光绪二年(1887),遵义府周庆智集资将召公桥加高三尺,两侧修石栅栏,并在桥栅栏中间镌刻“先吻水,拖尾而下”桥东压两头铁牛(现置于遵义纪念公园门前),桥西压两头石狮,意在镇住水中恶龙恶蛇。1916大桥围栏被洪水冲走,无人过问。
1948年,遵义兵团队长韩集资请浙大土木工程系设计,拆除河两岸城墙,将木桥改为宽8米的九孔石拱桥,作为给蒋介石50华诞的礼物,并发贺电给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