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粮食价格有哪些?哪个朝代最高?

在中国古代,粮食价格随着粮食生产力的消长而变化。没有粮价最高的朝代,只有粮价最高的时期。一般来说,盛世的粮价相对便宜,但在饥荒和战争时期,粮价甚至可以和黄金持平。社会繁荣的时候,历代粮食价格相差不大。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的粮食价格可以直接反映国家的发展。我们以唐朝为例。唐朝时,国家刚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国家农业生产力不高,粮食价格大约一石。盛唐时期,粮食价格下降到200左右,相当于粮食价格下降了5倍。晚唐战乱期间,粮食价格比初唐贵了一倍多。有些地区甚至有价无市。大地主大贵族都在囤积粮食,不仅仅是粮商。为了卖出高价,人们不会因为手中有粮而恐慌。谁也不知道这个混乱的时间会持续多久,有食物的人才能活下来,而不是黄金等其他东西。

历代王朝都经历过自然灾害,会导致部分地区粮价飙升。比如洪水灾害爆发时,农民的田地基本没有收成,储存的粮食大部分被毁,只能靠国家救济。这时,一些粮商会囤积粮草,把市场上的粮食全部买下来,从而高价卖出,掠夺财富。在古代,天灾也是政府和粮商的斗争。

与古代相比,生产力水平不高,税收成为农民的巨大压力,所以很多农民家庭很少有大量余粮。一旦粮价大幅上涨,本该生产粮食的农民就没饭吃了,只能卖田为生。这将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导致自由民变成佃农,从而威胁国家的稳定。

除了这些因素,中国古代社会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当粮食产量增加时,粮食价格会降低,但不会大幅下降,因为粮食充足会增加人口,但增加的人口不可能与田地产量成正比。这时候只能对外扩张,或者造成地区动荡,粮食就成了扼杀农业国发展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