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在什么基础上获得了与孔子平起平坐的地位?

王阳明(王守仁)是明朝三位因战功而被封爵的文官之一。死后半个世纪,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供奉于孔庙。

那么,王阳明是根据什么得到这样一个可以和孔子比肩的地位的呢?

王阳明家世很好,又聪慧过人。但他不像一般的学者,只在文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更喜欢用实践来检验,这也决定了他的格局是着眼于国家的命运,而不是只盯着科举考试。他对军事更感兴趣。

关于王阳明的军事成就,最常被提及的是平息了王宁的叛乱,但还有其他的故事在里面。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军事成就而得到及时的表扬,但这件事足以看出他思想的精髓。当王宁的叛乱传到首都时,大臣们很惊讶,皇帝很高兴。

朱厚照有军事天赋,但他更贪玩。他之前亲征有过小胜利。这一次,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只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忙着和美女卿卿我我,甚至,为了找到美女给的簪子,他都是原地踏步。如果换了别人,得知皇帝要争这个功劳,基本都会退到一边。

王阳明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小麻烦就会变成大灾难。然而,他没有任何军队。我们做什么呢王阳明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思想: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主动出击,创造机会。王宁的叛乱准备充分,在某种程度上,他占据了军事主动权。此时,要破解王宁的进攻,就不是正面取胜那么简单了,还需要瓦解王宁叛军的士气,从而彻底清除隐患。

王阳明知道,他手里的那些军队,如果直接与叛军作战,无疑是向石头扔鸡蛋。然而此刻情况如此紧急,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破之,制造“谣言”。这一招在历史上很多战役中都用过,极其有用。长平、秦、赵之战,谣言让王召换帅;燕军围攻齐国城时,齐国岌岌可危。当时只剩下两个城市。这时,谣言四起,王子被乐毅将军取代。结果,齐赢了。

那么,王阳明是如何创造“气势”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一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消息,有多达16万大军围剿宁王。接着,他又借用赤壁之战中“蒋干偷书”的套路,令王宁生疑,不敢轻易出兵。

这为王阳明争取了时间。

最终,这场仅持续35天的叛乱,关键在于王阳明抓住了机会。这其实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善于发现机会并放大其作用。

王宁等了几天,发现先前的消息只是假的,于是他带领主力,他们窝,王阳明带着他临时集结的部队直奔王宁的老巢。这时,王阳明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然而,他并没有直接进攻这座城市。《孙子兵法》总是说攻城是一种计谋。当他得知南昌城外有65438+万余敌军时,他又有了想法。他让部队誓死拿下南昌城,派精锐部队消灭敌人,却留他们活口让这些败兵进城“说话”:南昌城已经被包围了。

对此,守城官兵可不慌,对方的攻城势头如此凶猛,城外自己人都领教过,守城不是死路一条吗?所以守城叛军选择了弃城。就这样,王守仁断了宁皇后的后路,先在士气上击杀了的嚣张气焰,直到最后双方对峙,也就是三天,王宁被彻底打败。

当朱厚照皇帝兴高采烈地到达时,一切都结束了,他有点恼火。他甚至下定决心让叛徒走,再战一场。王阳明反应很快,赶紧说自己病了,不再过问此事。

王阳明之所以与孔孟并驾齐驱,是因为王阳明反对以孔孟之道为不可变更的戒律,反对盲目遵从封建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现在王阳明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是“指导”关系,而是表里关系。心中有所想,就会用实践去落实。

就像这次叛乱一样,在王阳明的心中,他只想尽快消灭叛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贯彻这个想法。在今天的商界,这更有指导意义。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规划”,我们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时做出调整策略。事实一再证实,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更多的机会去实现目标。没有绝对的“死胡同”。多动脑筋,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王阳明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他第一个提出了知行辩证关系。只有二者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他的思想更加重视道德建设。但是,从衍生的角度来看,知行也是相互促进的。在进行一个具体的事件时,也可以增强自我对自己和世界的内在认识。所以阳明学后来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同时传到日本,对日本和东亚的影响也比较大。

世界从未停止前进。至于古人的思想,我们需要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待。然而,善良永远不会过时。即使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继承和发扬阳明心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