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书籍是什么?这本书记录了什么?

在我国,中医最早的著作是《本草经》。本书包含3册365种药物,* * *,附优品、中品、劣品分析,以120种滋补无毒为优品,120种滋阴养血、有毒有害或无毒为中品,125种驱邪多毒为劣品。这也是药理学在中国的开始。

本草经典。又名《神农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中医现存较早的著作,始于神农家,经儿孙口耳相传,东汉时被收集整理成书。在医学基础理论方面,《本草经》对君、臣、佐、七情和、四气五味、阴阳协调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和记载,确立了“以热医寒,以寒医热”的标准,使医学的特点与辨证论治结合得更加紧密,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

本文阐述了药物的作用、主要治疗、用法和给药,对临床医学应用十分有益。梳理13药理学基础理论,首先提到“君、臣、佐、使”的方药基础理论,后世一直沿用,但在整个运用过程中,含义逐渐演变,将书中药物的搭配归纳为“单线”、“互需”、“互恐”、“互恶”。

有些药物的使用会削弱原有的药用价值或引起强烈的不良反应,因此同时应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书中还强调了制剂对药物药效的危害。丸、散、汤、膏适用于不同的药物或疾病。违反这一点会危及药物的疗效。

本草明确提出了要避免搭配的观点。约170种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等疾病。此外,还注重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煅烧方法、质量和真伪鉴别。《本草经》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研和使用价值的具体内容,而中医根据许多实践活动积累的对当时药物的认识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本草纲目》对西汉以前零散的药学专业知识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软件总结,被誉为自古以来的药物学经典著作,得到了充分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