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门的保护工程


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担纲建筑设计,由中国建筑总公司承建,是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公室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占地面积76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74平方米,历经9个多月,投入文物保护资金1.3亿元。

2010年1月20日,作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保护示范主体工程在西安竣工。它的落成将使古城西安重现唐代诗人张祜笔下“丹凤门开白日明”的胜景。 1、遵循国际及国家有关文化遗产遗址保护的要求,在遗址上设置保护与展示的设施,必须保护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及可逆的工程技术手段。

2、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尽量提供条件,向世人展示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程技术价值。既为一般参观者提供科普教育的场所,又为有关专业人员提供相关专业研究的条件。

3、建于唐大明宫的历史地位及丹凤门在大明宫内、在唐长安城和现代西安城市中的重要位置,在满足上述两项要求的基础上,应争取使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向人们提供一个沟通历史和现代、能引发观众历史联想、尽量切近唐丹凤门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此前,中国及海内外建筑师学界专家学者对唐代城门做过多项复原设计,其中尤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先生《唐长安明德门原状的探讨》(1977)最为详实。杨红勋先生(中国社科院)、王才强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唐长安明德门的复原设计,王璐女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唐丹凤门的复原设计都为五门道的城门做出了有益的探讨。总而观之,以上四位的复原设计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按《宋营造法式》规制设置整体性城台;城台上设平座;平座之上为木构式城楼;城门通道按《宋营造法式》规矩设计。

所不同的是城楼有两类方案。一类是在城台上作同一进深通长的木构城楼;一类是在城台两端设置挟屋,当中为正楼。经过唐宋绘画等资料分析,凡有挟屋的,城台平面形状大多与上部城楼形状相一致而作进退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矩形平面。丹凤门遗址展示其城台是一个完整的矩形。通过试做两个推理方案,严格按可实施的工程规律设计出平、立、剖面图。方案一是一个矩形平面的城台上设置一座矩形的城楼,比较科学合理,形象端庄大气。方案二是在同一城台上做有挟屋与正楼的设计。此方案矛盾较多,要使挟屋的屋脊与正楼屋脊有合理的错落,其进深与檐口高度就难以合理。若使挟屋进深与正楼相同,使其平座低于正楼之平座,虽也可使二者屋顶有所错落,但造型不够简洁大气。经多方比较,最终选择了推理方案一。 为了实践保护展示建筑的现代性和可逆性,设计采用了全钢结构。根据文物保护要求,钢结构构件(含城台)与遗址边沿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城台与城墙部分外壁为大型人造板材,城台大板外表为城砖肌理,城墙外表则为夯土墙的机理,以反映遗址状况。为了充分节能,屋面及外墙内采用双层挤塑板保温隔热层,使其能耗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约50%。

城楼屋顶面层为轻型铝镁锰合金仿瓦陇板材。仿木构的檐柱、梁枋、阑额、斗栱。椽条等外露部分均采用铝镁锰合金板组合构成,固定在钢结构构件上。所有室内空间内部装修不仿古,采用现代材料、现代手法与风格。 外装修色彩选用从上到下全部为但棕黄色,近于黄土与木材的色彩。目的是使这座建筑既能体现唐代皇宫正门的型制、尺度、造型特点和宏伟端庄的风格,有区别于一般仿古建筑。采用色彩上浑然一体高度抽象的手法,赋予这座遗址保护展示建筑以雕塑感和现代感,使其成为一个现代制作的标志。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