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林彪


依托我党在东北地区原有的武装力量, 加上从关内各军前后调集主力部队11万人,以及2万多军政干部,到1945年年底,该军已经发展到了27.49万人的规模, 真可谓成绩不菲!(数据来源为1994年02期《军事 历史 》中,钟占兴、沈兆璜合著《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组织沿革》)

然而,当时关内和关外的局势动荡不堪,延安方面与重庆方面的和谈事宜波澜不断。而苏联和美国也为了各自的利益,对我党施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党迫于各种压力,对东北地区武装力量发展的态度,难免一变再变。

这对草创初期的东北人民联军极其不利,当时林彪作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在接到延安方面的命令后,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而再、再而三犯颜直谏。

身处前线的将帅,因与上级领导看待战役的角度不同,产生不同意见也属正常。 而林彪基于此,多次及时地为我党挽回了东北局势,确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于这一点,需要重点说明一下。

按照 历史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矛盾而统一的。 林彪作为一个 历史 人物,其功过不能相抵,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因为有功就表示没有过,也不能因为有过而忽略功。

人都有两面性,可以允许功过同时存在,既不能相抵也没相抵的必要。

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史观, 所谓本文洗白翻案的,纯粹是无稽之谈,也是极度不负责的 历史 虚无主义者的别有用心 ——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做的贡献,并不因他日后犯的错而被抹杀;反过来,林彪本人的 历史 评价,也不会因为在建国过程中的功绩而被改变。

当然, 总体而言,他仍是一位负面人物,犯下了巨大的错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具体谈谈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和经历。

1945年11月,国民党集中重兵直逼锦州。 锦州隶属辽宁省,在日本无条件投降时,为我党所接收,是我党在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基地。

且锦州地处辽宁西南部,是连接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其战略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

可是,当时手握27万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林彪,却眼睁睁地放弃锦州。

逐步撤退到外围不说,还向延安方面进言, 要把整个军队以旅级建制为单位分散开,分散打匪, 不要在大中城市和国民党争一时得失。

1945年11月21日上午8时,林彪当时发给中央的电令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复述如下:

作为一手创建东北人民联军的林彪,指导27万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听起来给人感觉似乎特别霸气。

但军队的战力,从来都不只是人数的多寡,与士兵素质、后勤保障、武器配备、军心战心都有着非常之大的关联, 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当时国民党虽然只有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开到了东北地区, 可他们配备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士兵都是关内抗日战场的百战老兵,甚至还有曾经出国作战的经历, 这会开赴战场正气势如虹。

这时候国共两党的和平会谈已经结束,明面上是签订了《双十协定》,明确表示“ 坚决避免内战,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

可真正的内幕不过是我党的一退再退,苏联和美国都站在了国民党一方,给了国民党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支援。

这时候苏联军队在把东北地区的日军肃清后,现在还有大部盘踞在东北。且因为苏联对于国民党的态度,从各方面看来,这时候的我军,都不适合和国民党在明面上一较高低。

说到具体的军械。 当时我军为了赶时间,从关内来的部队大部分都没有携带武器。 尽管经过不断的制造、征集,配备了一定数量,但大多都是步枪以及手榴弹。

而国民党军队,多以机械化部队开进东北,大炮、重机枪无数,兼以不少坦克,在正面战场上我军真的无法匹敌,更何况还有美国援助的空军给其空中支持。

一旦我军深陷泥潭,少则被其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重则全军覆没,前期付出尽成流水。

我军在东北虽然人数多,可是发展时间太短了,很多紧迫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和敌军相比,说句真话就是比敌军更弱,虽然这有点“长敌军志气灭己军威风”,可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以弱胜强,历来为兵家所津津乐道。 可真正的两军对垒,有几个能做到赵子龙在长坂坡上七战七出、陈庆之以几千人马连战数十万人皆无敌。

那都是特定情况下的战事,而且还被人故意截取了片段,只为了写到话本里博取热闹,绝对不是为将者的应有做派。

林彪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 东北人民自治军暂时应尽量避免和敌人大部队,在大中城市的正面战场上交锋,而是应该继续以发展自身力量为主。

在东北地区,我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应该继续扩大群众工作,把整个东北人民自治军军队以旅为单位分散开来,旅再以营为单位分散,去到各个国民党军无力顾及的地方缴匪、做群众工作、扩军。

至于对敌作战也不能全部持退避态度,应在非重要战场上最多用两到三个旅的兵力,在运动中给予敌人以打击,在保全我军的基础上,不致令敌军过于嚣张。

林彪的主张,如果站在东北地区的立场,确实是那么回事;可如果放在全国范围内,放在我党和国民党的交锋中,这就不禁不让人觉得林彪所思所为太过消极了。

那字字句句中都让人清晰地触摸到了两个字,避战。

我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在陕甘宁、华北、东北、晋冀鲁豫等广大地区,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这让当时党内的一些人,认为我军已经有了一定的力量,可以在某些我军占有优势的地方,对国民党军形成压制,以维护我党在政治上的权益。

东北地区正是这样的一个重点。 “九·一八事变”之时,张学良将军带领东北军,欲和日寇在东北誓死一战,却被蒋介石严令不许抵抗,狼狈撤离东北。

此后十多年里,东北广大地区长期为日寇所盘踞。

在日寇的大举攻势下,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大部撤离到了我国西南一线。后来日寇退却,国民党迁都回南京, 为了压制我党,国民党迅速在我党力量的主要集中区布置重兵。

对于东北,国民党因为长期以来的不得人心,加之东北广大地区都是苏军打下来的,只有从苏联的手里逐步接收。

而我军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和苏军一起打击日寇,也接收了不少地方。 是以,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驻兵事宜,就慢了我军一步。

日本方面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可当时驻扎东北的日军将领却拒绝相信现实,欲与苏军和我军顽抗到底。

经过双方军队的连续攻势,终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全部肃清了东北地区的日寇。

当时,我党也得以接收了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在短短几个月内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就让有些人觉得,在东北我党完全可以处于优势地位,甚至上和敌人明面交锋也不会处于劣势。

在杜聿明两个军向东北推进的过程中,手握东北27万重军的林帅,非但没有迅速主动歼灭敌人,为我党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增加砝码,甚至一退再退,要退到敌人的视野之外。

这就是某些人看到的真相, 也难怪他们会说这时候的林“消极胆小”“过于谨慎”,甚至于说他“心向蒋介石”。

在当时的东北人民自治军里,同样有不少人觉得此时正是积极进取的时候,不应该对国民党军退避三尺。 这其中,就有同样和林彪一起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彭真和罗荣桓。

他们两人联名致电延安,建议中央下令东北军队全力武装夺取沈阳和长春等东北重要大城市,为我党在政治上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彭真和罗荣桓两位是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一、第二政委, 他们更多的是站在政治角度去考虑的,却忽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现实问题,有这样的想法毋庸置疑。

幸好,当时我党许多著名将领深知东北人民联军此时的战力,还不足以正面抗衡国民党军。因此延安方面保持了清醒,回绝了彭、罗二人的提议,转而支持林彪的“避战”。

当时杜聿明两个军,进攻山海关一路以来,几乎没有遭遇到严重的抵抗,军力仍然强盛。

而我东北人民联军,枪支弹药严重不足,新组建部队也不熟悉战场,群众工作还太浅显。

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拉上正面战场必然会造成大规模减员,根本不可能完成歼敌或阻敌的任务。

这是当时延安方面,通过各方面汇总的真实情况,最后一致通过林彪的冬电部署—— 以旅为单位,打土匪流寇,做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扩充人民军队。

在当时全军激情激情满怀的时刻,林彪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是殊为不易的。

林彪对于东北的谏言,给当时的延安方面敲了一记警钟。

政治战要打,可军事上的战争仍旧要以具体战场为背景,而不是为了政治上的胜利,就不考虑军事上的现实,这是不可取的。

就这样,延安方面看清了东北真正的形势,听从林彪的建议,对东北地区作出了最好的决策,将之前的“独霸东北”改成了著名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林彪收到中央的命令后,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正准备扩充队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干一场的时候, 意外又一度到来,马歇尔调停开始了。

马歇尔,美国五星陆军上将,在二战中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陆军部队的中坚人物之一。

1945年12月,马歇尔听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令,从美国来到中国上海,调处国共之间的军事冲突。

马歇尔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以美国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通过对双方进行调停,蒋介石在政府中让出一些权力,我党需要停止目前的一切战斗行动,来换取这些权力。

简单用四个字来说, 就是“交枪入阁”,让***从属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

在马歇尔调处的初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当时我党相比国民党,在各个方面都是处于劣势,我党也希望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两党的尖锐冲突。

而蒋介石哪怕面对日寇来袭,不顾广大国土的沦陷,都要发动重兵对我党穷追猛打,这时候又岂会把既得利益分给我党?

只是当时有一些内部局面,还没有彻底理顺。加之,美军要给国民党军配备武器装备、把部队调集到东北前线,都还需要时间。

就这样, 美国通过马歇尔调处,给了我党一个假希望——国共是能和平相处的。

马歇尔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为中国考虑,而是出于美国的利益。再加上,当时国内人民刚刚从中日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对于内战是极其反对的。

而***已经有了不可忽略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 而美国这时候却需要一个以国民党为主导的中国, 又想要国民党尽量听从自己的话,好让美国可以在远东地区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蒋介石完全没有和我党和平共处的心思,始终想着要把我党扫灭到大势潮流的缝隙里。

之所以, 蒋介石那么听从美国人的话,只是为了争取美国在国际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实打实的武器援助。

正是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的利益谋求,让 他们一方面对中国下大力以促成两党和平共处,一方面却又不断支援给国民党军大批军火和战争物资, 让蒋介石对于发动内战更加有恃无恐。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党刚刚对东北局势有了清楚的认识,准备继续调遣更多力量支援东北军队的发展。

可因为马歇尔的到来,不少人看到了一线“和平”的希望,盲目乐观地认为在美国人的干预下,我党可以不用打仗就可以和国民党共治天下。

1946年1月, 这种盲目乐观一度发展到了高潮。

延安方面甚至向有关军政各部发出了这样的电令:“ 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 ”。

好像和平下一刻就要到来,我们人民军队的战士们都可以缴枪入库、马放南山,各自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好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听到这个消息, 林彪急得差点掀了桌子,这明显就是蒋介石的阴谋! 在旁人看来,林彪又在拗了,和平大势下掀什么桌子?

但在林彪看来,蒋介石是在用这种和平协议,来限制***的武装部队, 而国民党的军队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要不了多久就会以更大数量、更高质量、更强战力,重新出现在前线战场。

那时候,我党人士只有沦为狱中囚徒、枪下怨鬼的份!

林彪当即拟好电文,着人致电延安方面,以最犀利的言辞阐明自己的观点:

“阴谋”“口头上的民主诺言”和“清醒考虑”,这三个无比醒目的词语,足以看出林帅此时内心的无比焦虑, 他害怕党内一些人被蒋介石这样的糖衣炮弹给糊弄晕了,断送了我党的大好基业。

直到1946年10月下旬,毛主席也在电报中公开认同了林彪的观点:“ 你们的估计是正确的,中美反动派消灭解放区的政策不会改变,我党同志绝不要幻想恩赐和平。

马歇尔调处的逐步推进,在延安党内以及东北人民军内部,让许多人都有了盲目乐观的和平幻想。

要是光有这种幻想存在,问题还不大。可是在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中, 我军需要停止所有军队调度,不得随意扩充军队,在各自防区内不得随意与国民党军起冲突。

就这样,东北民主联军逐步扩大的愿望被彻底打碎。

原定再从关内调20万大军,以及陈赓、杨得志、叶飞等著名悍将赶赴东北的计划彻底搁浅, 让东北民主联军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大大的瓶颈。

更为严重的是, 在停战令的要求下,林彪在东北地区的部署也彻底成为了空谈, 开展根据地的工作无法进行,扩兵更是遥遥无期。

在两党友好的前提下,群众工作也不像以往那么需要了。

好像只要等着,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当时的杜聿明两个军,刚刚开赴东北,分散驻扎在各地。 而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东北人民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力。

林彪本来计划,趁国民党更多部队还没有到达东北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歼灭了杜聿明这两个军。

可在他上报作战计划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我军只能防御和自卫,不能有任何的行为给敌人以破坏和平的借口。 只有在完全防御有力的情况下,才来对来犯的国民党军发动反击,而且只限于反击。

就这样,大好战机就此错过。

在林彪的无奈悲叹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杜聿明的新一军、新六军,在抗日名将孙立人、廖耀湘的调度下,持有全式美国军械,在东北不断继续聚合。

在不能主动进攻的前提下,只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为了应付敌人的频频攻势,林彪不得不把原先分散到各个地区的部队再次整合起来,让这一段时间内所有人的努力都成了空。

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林彪把所有部队聚集到了一起,不能随意分散去占据主动。 可国民党军却没有太多限制,不时对我军发起挑衅骚扰。

在国军持续往东北增兵到一定数量后,我军终于坚守不住了。于是就有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四平保卫战。

明面上,所有人都说我军打得多英勇多顽强,多少将领指挥得多么优秀,国民党军是怎样无能。 可实际上,这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败走麦城”,打破了林彪的“不败神话”。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破了和平伪装,正式发动全国范围内的内战, 对我党多个集结区发动突然袭击,派遣大量特务对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我党重要人士武装拘押或杀害,彻底打破了我党内某些人的幻想。

从此,党内就只有一个声音——战!

从东北地区开始,我党持续派遣力量,逐步发展军队,从最开始的弱势一步步奋勇而起,把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在一步步慢慢瓦解后。

最终在战略反攻阶段, 我军于辽沈战役中一战而定,东北地区大部自此全部解放,为全国的逐步解放开了一个好头。

可以这样说,是林彪一手创立了东北人民军队的框架,在多个关键节点为东北人民军队矫正航向,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带领东北人民军队走出困境。

最终还是在林彪的带领下,我东北人民军队奋勇而起一战而定。

林彪30岁时,手上便有了全国范围内对日寇的第一次大胜——平型关大捷。

38岁时,他到达沈阳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39岁时,他带领东北军队在三下江南(即第二松花江以南)四保临江(吉林南部)之战中走出困境;41岁时,他指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辽沈战役。

其后一两年里,在衡宝、广西、海南岛多次重大战役里,林彪大显神威每战必克,成为了四野的最高“神话”,更是成为了我解放军部队里的赫赫“军神”。

不得不说,林彪曾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

然而,这样的身份对林彪而言并非荣誉,这样巨大的反差反而更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为什么这样一位人物,最后竟然会蜕化变质,成为一个犯下大错的人?

关于这一点,史学家们有很多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林彪最终成为了过大于功的人。

批判与肯定,是一体两面,详细回顾林彪在东北解放过程中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这一 历史 人物, 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及将领的卓越贡献。

-完-

本文标签: 东北 林彪 国民党 我党 当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