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是有什么女官(官名)


有人已经答了,不过再补充几句吧。女官,又称宫官,是区别于妃嫔与宫女,在后宫中负责管理内政的管理人员。

明朝初期,明太祖对于这一制度给予厚望,认为女官制度可以帮助他实现“宫闱井然,闺房雍肃”、“严内教”、预防“前代女祸”的设想。

因此,洪武时期在采选女官上,标准也非常符合完成这一设想的条件,要求以二十岁乃至三十岁以上的无夫妇人为主,姿容不作过分要求,容貌端正、身体健康即可,这样的要求,将女官与妃嫔非常明显地区别开来。

但与外貌上的宽要求相对的,是女官采选对于候选人的文化素养的高要求,候选人必须要“通晓书数”。

实际上,能在各地方志及《女官传》中留名的明代女官,多数都是洪武时期由民间征召来的女官,而从对这些女官的记载也可以看出,当时女官的选择更加看重女官的个人素质。

如清江范氏,“博通经史”。司彩陈氏,“善六书,晓大义,精女工”。黄惟德,“少而从容知礼义”……

洪武年间,女官采选举行了多达6次,每次采选人数少则14人,多则60人。地域从一开始的苏杭一直扩大到整个江南地区,在后期甚至涵盖了整个东南、福建和广东。

这可能与洪武年间对女官官制的不断更定增员有关。

明朝前期的女官待遇极为优厚,记载中常见“赏赐金银、蠲除徭役”等语,而且女子们必须是自愿入宫,不得强迫,入宫后在宫中享受礼遇,还会给家人带来许多恩惠,如赐官、赐地等。也因此,女

官们在归乡后,在家族中也会享有很高的地位。

然而,明太祖设想中能够教导宫廷、做宫中女性典范的女官制度,实际上并没能像他想的那样屹立不倒,而是在之后逐渐名存实亡。

本文标签: 要求 设想 制度 整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