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冀州古文化


历史沿革 现冀州市之名渊源于古冀州,上可追溯到中华文明创建的上古时期。据《史记》记载,大禹治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依山川大势划野分州,创立九州,冀州即在其内,且列首位。

上古冀州疆域广阔,"囊括大河(黄河)东北",《尔雅·释地》记载"两河间曰冀",即指黄河与辽河之间的广阔地带,古冀州之疆土包括现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省黄河以北、内蒙古以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广大区域,为九州之最。上古冀州还是帝都之地,尧、舜、禹三代帝王的都城皆在冀州,为"天下之中州,天子之常居"。上古时期的九州影响深远,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情结,被誉为"九州之首"的冀州也从此名冠天下、世代传咏。河北省简称"冀"也由古冀州而来。

西汉初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现冀州旧城(名为信都城)即成为郡、县治所,先后称信都郡、信都国、广川国、乐成国、安平郡。三国时,冀州治所定在信都,之后,信都成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中心。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冀州一直是陪辅京都的"畿(ji)内巨州",冀州城也一直是地方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清代以来,辖境逐渐缩小,改冀州为直隶州,辖南宫、武邑、衡水、枣强及新河五县。 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直隶州冀州,开始称冀县。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冀县撤县建市(县级市)。

我国在秦汉以前有所谓"九州"说及"十二州"说。《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称九州为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两州。《周礼》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并3州。《尧典》则分为12州,称舜在禹治水后,就禹所指"九州"分治幽、并、营,合为12州。但无论是"九州",还是"十二"州,都是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冀州作为实际上的行政区划是从两汉始。

历史文物 冀州古碑众多,民国《冀县志》载录的古碑达107个,其中最早的有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徵碑、魏冀州刺吏陈留丁绍碑、汉献文帝南巡碑、唐文林郎冯庆墓碑等,不少为金石中罕见者。现存重要的古碑有:南潭记碑、竹林寺碑、三友柏碑、宋迈伦神道碑、重修冀州城碑、胡夫子碑等。古塔有震雹塔、摩天塔(已毁坏),还有许多的古石雕,如:汉代大石磨、唐代的石井栏以及历代石像。冀州出土的文物众多,冀州市文保所委托衡水地区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国家二级文物4件,均为汉代文物,国家三级文物9件,其中汉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冀州市文保所现藏文物有:汉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贵的是汉代金缕(或银缕)玉衣片。旅游局也保藏有许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后历代遗存文物,数量较多。

历史名人 在冀州漫长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彪史册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官吏,又有文人学者,这些名人都从不同的方面为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为后世所敬仰。"头悬梁"的典故出自汉代冀州人孙敬,成为苦读书的楷模;东汉良将邳彤助刘秀成就大业,被尊为"药王";东晋十六国时冀州人冯跋、冯弘为北燕国君;北魏女政治家冯太后是冀州城东岳良村人,她推行的汉化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冀州还涌现出许多经学大家: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唐代名臣、文学家孔巢父;东晋翻译家、著名高僧释道安,近代武术家宋迈伦,现代古籍专家雷梦水等等,不胜枚举。

孙敬,汉代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镇孙郑李村)人,"头悬梁"的典故就是讲的孙敬勤奋好学的故事。《太平御览》载:其"好学,晨夕不休",孙敬苦读常通宵达旦,为消除困意,系发于屋梁,若低头欲睡,拽其发而警醒。孙敬凭借其独特的"悬梁"精神苦学,终能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成为当时的知名大儒。后人对孙敬"悬梁"苦读的精神极为敬仰,并将此与战国时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的故事揉为"悬梁刺股",用以教育学生。《三字经》中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把孙敬、苏秦以及车胤的"囊萤"、孙康的"映雪",引为苦读的楷模。

冯太后,长乐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北魏时期杰出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改革。如:提倡汉化,大兴教育,实行均田制等。经过冯太后所主持的一系列改革,使北魏日趋安定,为孝文帝亲政后更大规模地推行汉化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标签: 文物 九州 太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