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一场水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最大的水战争
鄱阳湖决战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的军队来援,即退出洪都之围,向东去面对鄱阳湖。一场规模空前的生死决战在鄱阳湖上展开。
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的湖上相遇。当时,陈军巨舰连成一片,部署数十里,“望山兴叹”,蓄势待发。朱元璋把自己的船只分成20队,每队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箭、弩,命令每队先发射火器,再使用弩,在接近敌船时再使用短兵器作战。
第二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将军徐达打头阵,率领船队奋勇出击,击败陈先锋,阵亡1500人,缴获巨轮一艘。于通海迎风开炮,烧陈军船二十余艘,陈军被杀溺死。但朱军伤亡惨重,尤其是朱元璋的船搁浅被围,意外发生。战斗处于胶着状态。从早到晚,双方鸣金收兵,战斗告一段落。无论结果如何,双方都有伤亡。
22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征。但陈舰庞大,朱战船太小,攻不下,接连受挫。这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郭兴的建议,决定用火破敌。
黄昏时分,东北风吹在湖面上。朱元璋挑选神勇的士兵,驾驶七艘装满火药和柴火的渔船,逼近敌舰。他们顺风放火,风很猛,蔓延很快。
当时火光冲天,湖水已经完全红了。瞬间,陈军数百艘巨舰被烧,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和陈罗普将军都被烧死了。朱元璋顺势发动猛攻,杀了2000多人。
23日,双方再次交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的旗舰猛攻。朱元璋刚刚转移到另一艘船上,原船就被陈军击碎了。
24日,于同海等人率领6艘舰艇进入陈舰队,如游龙般奋驰,如入无人之境。朱军士气大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最后陈军放弃了,弃了旗鼓,盖了湖。陈友谅只好收起残部,转入防御,不敢再战。当晚,朱元璋乘胜攻入左立(今江西都昌西北),控制了河流上游,陈友谅也向乱石地区(今江西星子南)投降。?
两军相持三日,陈军屡战屡败,形势越来越不利。陈友谅两位将军见大势已去,于是向朱元璋投降,陈内部军心动摇,实力更弱。
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将俘虏全部杀死,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归还,哀死扶伤,瓦解陈军士气,从而赢得民心。
陈的内部分裂使他的士气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断,陈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而是迁到了长江口,在长江南北两侧设置了栅栏,在江中放置了大船和火筏。他还派兵夺取周琦和兴国,控制长江上游,堵住敌人的退路,以及袖手旁观歼灭敌人。?
经过1个多月的对抗,陈友谅被困湖中,口粮耗尽。于是孤注一掷,冒着生命危险突围。
8月26日,突破南湖口,企图入长江,返回武昌。在去江西湖口的途中,朱军带着一个船长和一个灭火筏向四面八方发起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只得退回荆江,被傅有德的伏兵堵住。他左等右等,都打不开门。陈友谅被箭射死,军队大败,五万多人投降。“尤德操轻舟荡其锋,身遭数劫,战益州,手杀数百人,与敖邀之将于靖江口(今安徽宿松南),陈友谅大败。
陈友谅失败了?
郑铮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攻陷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立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陈友谅原地区。
这场从7月20日到8月26日持续了37天的水战,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兵力之多、船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的。
鄱阳湖之战的意义何在?
朱宸濠战役的关键战役鄱阳湖水战直接导致了决战阶段的结束,这本身就是导致明朝建立的发展中的一系列关键事件。?
陈友谅的死和他的大部分舰队被摧毁或俘获,使朱元璋取得了在1362的挫折中没有取得的彻底胜利。在此之前,明军一直在与占据事实上或潜在优势的汉军作战,同时还要应对东吴军进攻的危险。
现在因为陈友谅被灭,明军可以马上开始吞并江西,最后拿下湖南湖北。结果明朝人口增加了三倍,1360年长江流域地区长久以来的平定局面被消除。
此役,朱元璋因陈友谅久攻不下城池受挫,分兵防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先断其退路;跟随兵力集中,巧妙地用火力攻击,歼灭其主力;水陆截击后,全歼陈军突围。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著名的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北伐以及元朝的灭亡和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