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是什么?
(1)初始阶段(1840—1895)
1840鸦片战争后,传统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日本人民开始探索现代化。甲午战争的惨败+1895说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现代化探索是失败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表现: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营、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建立现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没有把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提上日程。
3.思想文化上,开始“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负责现代化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学堂;领域主要是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全面发展”体现为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表现:
1,经济现代化:19年底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政治制度现代化:维新运动发起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护路运动;革命者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现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渐深入,改良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是这一阶段现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成果在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经济上极大地发展了民族工业,在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根深蒂固。
(3)曲折前进和新的发展阶段(1919—1949)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中,现代化艰难地进行着,同时又增添了新的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表现:
1,曲折前进:经济上,在国民党政府统治初期,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原有工业遭到日本侵略的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结合,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推向绝境。政治上,人民。
2.新发展:首先,无产阶级成为现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现代化的政治内容从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转变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承担中国现代化的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现代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老师们提出思考问题:结合洋务学堂创办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与欧美国家的现代化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了要点:
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而且不断受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推动、排斥和破坏,发展缓慢,一波三折。
2.现代化最初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资产阶级从未真正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
3.现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过程原始积累,技术、人才、思想准备不足。它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所以它不以民间自发建立现代企业为导向,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治力量,从官方军工开始,从军用到民用,从国有到私有,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育异常。现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第四,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
老师们提出思考问题:结合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了要点:
1.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重地轻海,重义轻利,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挠,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和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中国从重工业起步,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耽误了工业化。
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障。但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历史上,战争和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利于现代化发展。
五、现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现代化的任务。
1.民族民主革命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是封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也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共和再到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的过程,即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2.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为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现代化是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实现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