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如何在各校教研组和各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才有效。
一、初中历史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
(一)让教师享受教育资源。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写教案)、提高阶段(第二次备课、调整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课后交流是备课的总结阶段。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备课组的教师要进行交流,反思教学,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集体备课活动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最实际的问题,让教师享受资源。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可以享用的资源,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以前学校的一些老师简单的把网上几个和讲课有关的课件连接起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我们学校老师集体备课后,亲自制作教学课件。他们会先透彻理解教材,然后选择与教材内容同步的幻灯片,突出课件的使用目的和教学难点。课堂上能写在黑板上的内容,课件中不会再出现;尽量不要夸大课件的播放效果、文字大小和颜色。课堂主要是教学,多媒体课件用得再好也只是辅助教学,分不出主次。根据这些原则,教师制作的课件是相当有效的,教师的个人资源是大家共享的,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和为一家》的教学,老师们集体定稿的课件是***13页,涵盖了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所有内容:1条题目、学习目标、图、小结、练习、三个问题、5条扩展内容。该课件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历史教学课堂。另外,集体备课为老师们设置了一个,让老师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一起研究同一个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的问题趋于清晰,形成积极的教研环境,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
(二)让青年教师快速步入正规教学。
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不是走过场,所有老师无论老少都要参与。备课内容一般安排常规教学(备课、上好课、批改作业、做好指导、做好考核评价),总结上周取得的教学成绩和不足,找出补救措施,安排下周新的教学任务。通常集体备课的情况是年轻老师发言少,大部分时间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和控制课堂,如何合理灵活地使用考核评价,如何合理安排工作量,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如何主动关心学生,如何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青年教师边听边记笔记,把有利于自己教学的内容提炼出来,优化到自己的教学中,加快自己进入教师角色,立志尽快赶上其他老师,快速步入常规教学。
(三)有利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
历史教学内容不仅涉及汉字,还涉及地理地图和政治思想认识。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就涉及到考察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第一,要掌握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准确填写各自在地图上的位置。“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涉及丝绸之路的两条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是考试要考的重点知识。是中国最早记载的西汉与中亚、西亚、欧洲的贸易事件。学生需要先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在地图上准确填写。历史教材会涉及到很多与汉语相关的内容,比如江南地区开发的成语“抽离流”、“草木皆兵”、“随风而颤”、“以少胜多”、“最后一战”、“项庄舞剑,旨在屡惩秦”、“一鸣惊人”、“老马识途”等在集体备课时兼顾其他学科,有利于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四)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环节
如果我们学校有老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这个年级的历史教研组会安排专人帮助老师备课,从介绍、黑板设计、各题之间的衔接等方面给予指导。如著名主编肖川所说:“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重要的是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那么如何导入一下子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跟老师学新课呢?一些老师建议,应该动员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引入新课的“最佳”方式。比如世界上最丰富的古人类遗骸和遗迹在哪里?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种植水稻和小米?哪两个原始居民先种的?当我们看到鸟巢、水立方和其他北京奥运场馆时,我们惊叹于它们精美的设计。同时,最早的原始人类房屋是什么样子的?来自哪个最早的古代居民?有老师说课本上的插图是用来导入的,比如讲商鞅在大变革时代的变法,课本上画的是商鞅与保守派大臣辩论的画面。教师先“还原”和“再现”历史,然后向学生解释:商鞅手持竹简,秦孝公席地而坐,看着商鞅和不同意变法的保守派大臣们。甘龙和杜挚争论起来,商鞅把他们驳得无话可说。最后,秦孝公做出了决定:商鞅的说法是对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商鞅的政治改革。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不自觉地想起了商鞅变法。如果坚持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准确传授知识,优化教师教学环节,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
二,集体备课的弊端
(一)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性。
学期初,备课组长会把所有教学内容的教案分发到每个任课老师手里,让他们单独上网搜索,供老师使用。打印出来的教案既规范又美观,能满足各级组织对教学工作的检查,还能受到领导的表扬。学校不用担心老师备课的问题,老师也不用担心反复写教案。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结果是少数教师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不认真学习教材,只把相关教案复制粘贴,不管教案是否符合自己的教学,全部生搬硬套,使教案和课堂模型成为“双胞胎”,扼杀了教师编写教案的独特个性。
(B)个别教师对集体备课不感兴趣。
个别教师认为参加集体备课是一种负担。他们会聚在一起,做一些事情,如改作业,阅读休闲书籍和谈论哮天。他们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他们彼此缺乏坦诚和真诚。他们觉得自己努力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分享给大家。分享的人不领情,觉得有点吃亏,从而把集体备课变成了负担。
(三)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虽然时间是固定的,人也到位了,但是个别老师谈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只是循规蹈矩,浪费宝贵的时间。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是一个知识点列表和一个提纲,太粗糙了。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是不够深入,质量不高。虽然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但还是有部分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一套方法。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科研活动,是教师密切合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重要来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它将备受关注。只有扬长避短,集合学科成员的智慧来解决课堂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