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是谁发明的?
分析:
徐福新
余杭电信局的徐福新是一位老电信局长。1970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电信系统工作,做了18年的局长。
徐福新对电信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在1996调到浙江数字移动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时候,他仍然担任着他已经担任了十几年的职务:余杭电信总监。此时,电信和移动的分离在电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他一直在为电信寻找下一个业务增长点。
1996年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徐福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日本的小灵通(移动市话),灵感来了。
表面上看,应该说日本小灵通与徐福新想为电信寻找业务增长点关系不大。因为在日本,移动市话是作为另一种移动通信进行的,与固定电话网无关。
而徐福新却看到了一个新事物,他想到了把小灵通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以中国电信发达的网络和前端的小灵通无线技术,岂不是搭建在固网上的小手机?徐福新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不已。第二年,他以邮电部中国专家培训组组长的身份赴日本考察小灵通项目。
还是不太好分辨什么是小灵通。首先是无线通讯方式,但属于固定电话还是手机,谁也说不清。徐福新的想法真是妙不可言。如果我们在国内为小灵通再建一个网络,成本会很高,很可能无法实现。但徐福新放弃了另建网络的想法,建在了中国电信的固网上。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它从一开始就为小灵通在中国通信市场找到了一个推动者:中国电信。只是这种想法给我们定义小灵通带来了一些麻烦,所以只能说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无线变种。
小灵通在国内一直有一句口号:以固话价格拨打手机。
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和业内人士算过小灵通和GSM的差价:小灵通的通话费用是3分钟0.2元,而GSM手机的价格是1分钟0.5元,这里的差价是7.5倍。此外,小灵通不收来电费用。我相信同样使用的小灵通和GSM的差价应该在10倍左右。对于口袋里有点钱但绝对不富裕的中国人来说,10倍的差价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说小灵通和GSM手机一样好用,就有些夸张了。两者相比,小灵通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由于技术原因,小灵通不能高速使用,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通话质量会下降(当然现在极限值已经达到100公里以上);其次,不能漫游,在本地之外不能使用;另外,小灵通网络有时候信号很弱,经常需要走出家门才能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