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和课改活动中月度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学案导学和课改活动中月度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一、准备阶段: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做好动员工作。

根据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区教研室关于“标准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北集坡一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月度实施方案,并于3月4日进行了传达和动员。

二、实施阶段:领导好,组织得力,发展扎实。

1.成立北基坡一中每月一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领导小组,由周光然校长任组长,张连青校长任副组长,指导办成员、教研负责人、骨干教师为成员,具体负责此项活动;学校保证人力物力。

2.确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学习——实践(观察、尝试、讨论)——反思——实践”(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有所计——六步教学”的个性化成功课堂模式)。

3.提出教研改革“四个1”:新课改1培训笔记,1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一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成功课,一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文章。以下分别总结如下:

三、查问题阶段:3月8日-3月15。

(1)组织培训学习。

新课改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解读15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区教研室“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课堂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集体学习、学科组内讨论和个人学习。通过活动月的培训学习,在学科组听课评课讨论活动,观摩区优质课和区教研员的有效指导,教师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教育教学观念明显转变,为课程改革做好了思想准备。

(2)做好教学设计(辅导计划)

学案的编制是“学案导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学案设计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学习区教研室编写的学案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学科编写的学案的讨论和评价,大部分教师的学案设计良好、规范合理,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评价优秀教师有:周长海、张维为(语文)、刘明涛、张之江(数学)、赵玉华、罗启智(英语)、杨树海(政治)、苏刚(历史)、王玉宝(地理)、李文娇(生物)、王传鹏(物理)、马兆山(化学)。

(3)对照学校制定的“学案导学”课堂评价标准,找出问题和不足,这将是今后改进课堂教学的重点。

(4)在听力区写一篇对优质课的反思。

四。内化提升阶段:3月16-4月7日。

(1)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在学科群内部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统一的“六步教学”模式。

(2)根据不同课型的统一模式,在课题组内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各环节的难点问题和具体操作进行讨论和解读。

(3)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发挥带头作用。周长海、张维为、赵玉华、王传鹏、刘明涛、苏刚、王玉宝、马昭山等。分别为本课题提供了示范课,效果显著。

(4)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以计划学习”的课堂评价标准,每位老师拿出一堂“以计划学习——六步教学法”的成功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总结阶段:4月8日-11。

(1)每位老师写一篇课改活动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阶段的反思,总结一个月来的感受、收获和不足。

(2)评价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月的综合表现。

(3)撰写学校“学案指导——六步教学”课改活动月总结,整理各类资料,等待社会事务局和高新区教研室的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