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叠城是怎么回事?
地下,开封的几个古城池被黄河的洪水深深淤塞,埋在地下。在地面上,河床因黄河泥沙淤积而不断抬高,形成河水高于城市的“地上悬河”。两种景观,都是世界奇观,同时出现在一个城市。“纵观开封城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兴衰与‘河’字密不可分。”开封长期从事考古研究的研究员邱刚说。
1.母亲河孕育了“城市叠城”
走在开封以北约10公里的著名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的水比两边的地面高出3到5米。大堤北面的黄河在奔流,大堤南面的村庄、树木、农田似乎都陷进了坑里。即使是高大的白杨树也没有大堤高。
据专家介绍,开封属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黄河穿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已经沉积下来。在开封,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据统计,每年有3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得这条河床平均每年上涨10 cm。这种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开封河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悬河”奇观。在清代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开封城“城在釜底,望黄河……”
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下游最严重,北至天津,南至江淮。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平原上,2000多年来黄河漫溢分流留下的痕迹几乎随处可见,直接让开封的几个古城池深深淤积在地下。根据考古发掘,开封最低的城市魏大良城现在地下超过10米。唐代汴州城距地面约10米深,北宋东京城约8米深,汴京城约6米深,明代开封城约5-6米深,清代开封城约3米深。
2.选择开封作为首都是因为它靠近黄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探讨开封奇观形成的原因时,专家们用一句话概括了开封几千年的兴衰,那就是: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据了解,开封作为一个城市,在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是战国时期的杜威大良城。当时,魏惠王第一个选择开封作为首都,这与该地区距离黄河和吉水不远,有四条水道有关。他迁到大梁城不久,就组织大量人力在附近挖了一条人工运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缺口。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差,导致了大凉城的毁灭。
在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两国曾在大良城下激战。久攻不下,秦军通过引黄缺口向大梁灌水,经过三个月的水围,繁华的大梁城化为废墟。这也是开封第一次遭受洪水袭击。
由豁口演变而来的汴河,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发展史上处于鼎盛时期的北宋之所以在此建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河”字,即汴河的原因。此时的汴河已经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大通道,从而给开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3.伤害开封的也是黄河。
黄河泛滥了两千年,淹没了开封的几个城市。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一般认为是因为黄河的洪水,这些古城被黄河的泥沙无情淹没。但在开封地下逐渐揭开“城迭城”现象的过程中,有关专家纠正了这种认识。
据开封市文物处处长邱刚介绍,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省北部,从距离开封数百里的天津入海。虽然一直漫溢,但对开封没有直接影响。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晋代黄河改道南下之后。
之后的1000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有7次被淹进城。据史料记载,1305年黄河决口,将开封城完全淹没。1642年,为了从李自成的农民军撤退,明军挖了黄河大堤。“城市从内部被淹没,你看到的人不过是钟鼓二楼、范群庙的屋脊、索国寺的山顶和周棣城。”高大的开封城墙几乎是平的,只有城垛和胸墙露在外面。洪水过后,37万人只剩下2万人,开封城损失惨重。
黄河一次次被吞没,风、沙、火入侵。东京城(旧址)作为北宋时期的大城市,逐渐被沙土完全掩埋,从地下消失。因为黄河,开封从京城沦落为省会,再沦为地级市,逐渐衰落。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黄河这个“大被子”,东京城和其他地方才能免受更多的战争、火灾和沙尘暴,得以保存下来,呈现给人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每每想到这些,很多专家学者常常感叹:毁了黄河也是黄河。
■专家评论
历史地理学专家朱教授:
开封城是一部朝代更替的历史。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开封“城上之城”奇观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这一独特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教授很兴奋:“城上加城”的现象在文献中早有记载,但没有考古材料可以证明。如果没有考古工作的手段,很难像今天这样清晰、准确地揭示“一城接一城”的遗迹。
他说,由于黄河独特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域很多城镇遭遇了和开封城一样的命运,但开封是七朝,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和世界考古史、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朱教授也高度评价了“城市重叠城市”现象的学术研究价值。他说,五座城市相互叠加,立体地展示了开封建市以来2000多年的古城变迁史。某种程度上,一座开封城也是一部朝代更替的历史。开封市研究员邱刚:
“城叠城”浓度沿黄河城市起伏
对于在古都从事考古发掘20年的开封市文物处处长、研究员邱刚来说,“城叠城”现象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息息相关。黄河在中国古代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对中华民族繁衍和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都生动而具体地集中在另一种意义上的“城叠城”中,“城叠城”为研究黄河洪水、泥沙淤积和灾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程民生:
开封是不屈不挠精神的代表。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说,六座开封城楼层层叠叠,特别是从唐朝到现在,2000多年来城市中轴线没有变化,是不屈不挠精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程民生还说,开封历史上第一个都城魏大良城被完全淹没,应该比现在发现的东京城保存得更完整。如果有一天能通过更先进的考古手段发现,“重叠城市”现象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京华时报》(2002年2月8日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