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出现,还原雍正篡位之谜,“传给四子”?不可能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京郊长春园病逝。隆科多宣布康熙生前有遗诏,传给皇帝第四子雍正帝。

随即,胤禛登基,成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消息一出,皇宫内外质疑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质疑胤禛登基的合法性。

质疑的理由虽然不多,但是很充分。

一方面,当遗嘱被执行时,没有人在场。

康熙死在长春园,但传下来的圣旨在干青宫(紫禁城),相距17公里。当时,大哥张和所有的王子(十四个儿子除外)都在康熙身边。

如果公平的话,应该是张于婷、隆科多等礼仪,和诸位诸侯一起去清宫取遗诏,当场公证。

然而实际上,只有隆科多独自去了干青宫,得到了它,并把它送到了长春园。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君主在场,也没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场。

这说明雍正即位是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不排除提前伪造遗嘱法令,篡夺权力的可能。

问题二:龙可多很受重视。

雍正即位后,隆科多作为关键人物,地位立即上升。雍正任命他和大学士马齐掌管朝政,攻一等公,授吏部尚书,一时无差。雍正接见隆科多时不直呼其名,只称其叔,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雍正元年(1723),雍正还封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为太保。而年羹尧则是雍正公认的忠臣,他也为雍正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雍正即位后,将他的有力竞争对手福元将军、十四阿哥云禅召回北京,年羹尧接掌军权,稳定大局。

可见隆科多在雍正即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康熙遗嘱的真实性越来越可疑。

问题三:雍正派人拦截了5月14日的重要文件。

康熙死后第二天,雍正就剥夺了十四阿哥的兵权。不仅如此,雍正还让平逆将军火速赶往赣州,“将王将军的所有奏章、朱批的所有书信、伊家的书信收集封存,然后奏之。”

换句话说,就是让严新把老十四和康熙之间的书信全部封存起来,带到北京亲自交给雍正,“奏到京师之前”。

不全部交出来我会很生气的。

雍正如此急于收集伊尹和康熙的奏折,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担心伊尹把那些奏折带到北京,因为那些奏折、书信、文件中可能含有《康熙传》位于伊尹的证据。

不仅如此,雍正还派亲信领兵搜索、堵截伊尹家人可能经过的两条路线,以防他们带重要文件回京。

问题4。十四哥反应过度了。

到了北京后,14岁的尹贵对已经当了皇帝的四哥很生气。

在景山寿皇殿祭奠康熙灵柩时,见到雍正不肯下跪。见此僵局,保镖拉西急忙上前拉住他,伊尹勃然大怒。

老十四和雍正是一母所生。即使他们曾经激烈争夺皇位,但官职之争已经尘埃落定,老十四已经失去了兵权。总的来说,他不应该这么生气。

况且康熙父亲是唯一有权任命接班人的人。康熙既然有遗诏传给第四胎,应该是愿意“同意”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十四还大发雷霆,骂侍卫,不给雍正下跪,实在是不正常。

老石这样做只有两种解释。

第一,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粗心大意,无脑。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老十四发兵进藏时,是一个肩上担子很重的将军。不仅要作出军事决策和指挥,调遣军队,安排任命将领,保证军用物资供应和情报收集,还要负责安抚和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调整内外矛盾,团结达赖喇嘛,青海各部和其他少数民族等。康熙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一个“鲁莽的张飞”呢?

其实康熙非常信任十四子。他曾经给青海的蒙古王公下过一道敕令:“王将军是我的太子。他真是一个好将军,领导着军队。他知道自己有带兵的能力,所以生死由他负责。你的阶级或军务,或细节,都要听从大将军王的指示。如果你能真心鼓励我,和我面对面的指导没什么区别。你们只应该和睦相处,一心一意,努力工作。”

这意味着十四弟代表我,无论他说什么,你都要无条件服从。

可见,尹贵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十四绝不是一个直炮,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否则也不会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

这样精明的男人,应该接受“残酷”的现实,顾全大局,在既成事实下认了皇四哥。但事实上,老14疯了,而且是在他父亲的棺材前。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老四知道皇帝指定自己为接班人,是老四做了不光彩的事,篡改了遗诏。这让老十四不分场合,义愤填膺,向四哥开炮。

潜台词就是:你做事太刻薄了,所有的遗嘱法令都是谎言。

问题五:雍正杀了康熙的使者。

雍正即位后,立即杀了康熙身边最受宠的太监赵昌。

赵昌比康熙小三岁,是康熙的哈哈珠。所谓哈哈珠在满语里,翻译过来就是哥哥的乡绅小子的意思。

清朝皇帝会给儿子选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太监,照顾太子的生活。

赵昌和康熙从小一起生活长大,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康熙登基后,肯定会重用赵昌。

康熙死后,赵昌是掌管养心殿的太监。

康熙活到68岁,赵昌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大把年纪。人家伺候康熙几十年了。雍正即位后即使不需要老赵,也要让人安度晚年。即使他有过错,也应该在重大事件处理完毕后再处理。

因为刚刚登基的雍正,手头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但雍正在登基第二天就处决了此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倒霉的太监很可能知道康熙指定的接班人是谁,甚至知道遗诏的内容,而康熙指定的接班人很可能是五月十四号,而不是五月四号雍正。

所以雍正恨不得除掉赵昌,杀了他。

以上只是对雍正篡改遗诏的推测,不足以作为依据。

长期以来,还有一种说法,被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采用。即雍正在《传十四子》的“十”字上加了一个十字,在正下方加了一个钩。这样,“传十四子”就变成了“传四子”,雍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了。

乍一看,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所以很多人认为阴谋论已经流行很久了。

有一种反驳说“于”是简化字,“于”是繁体字,但汉字是在建国后的50年代才正式简化的,所以不可能使用清初的简化字“于”。

遗诏中是“于”而不是“于”,原文是“在四哥”而不是“在十四哥”。

其实这种说法不了解汉字的历史,经不起推敲。

“于”不是简化字。它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于”和“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见的。现代白话中,“于”与“于”合并,但需要注意的是,“于”与“于”不属于简繁字关系,“于”也不是“于”的简化字。

《简化字总表》和《汉字通用规范》都没有将“于”简化为“于”的规定。也就是说,古籍中的“御”、“御”是通用的,不排除清朝的诏令中有时会用到“御”这个词。

如果“于”和“于”这两个字是通用的,或者说“于”这个字当时并不存在,是否能证明雍正可能篡改了遗诏?

我也不能。

因为在圣旨中,人的名字必须写在太子后面,比如传十四阿哥,就要在圣旨中写“传十四阿哥”;如果传到五四,上谕里就会出现“传到五四胤禛”这几个字。

换句话说,从“十”变“于”很容易,但你给我变就不容易了。

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康熙立遗诏的时候,年纪大了,累了,为了省事,没有写哥哥的名字?这不是不可能的。

即使出现这种情况,雍正也不能造假,因为汉字不是清朝唯一的官方文字,还有另外两种语言,分别是蒙古语和满语。

这是因为满人是清朝的统治者,蒙古人是建立清朝的得力干将。所以在清朝,任何一种公文都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

既然文书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的,那么清朝的圣旨自然也是用三种文字写的,不可能只有汉字。汉字就算改了,蒙文满文也不好改。

以上都是合理推测。有没有篡改,只能看遗诏原件。

历经三百年沧桑,康熙遗书还在吗?

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史料都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后,康熙遗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公开展出。

遗诏的出现揭开了其真实性的神秘面纱。

《康熙遗嘱》又称《康熙皇帝遗嘱》,一式三份,分别保存在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整个圣旨长1.5m,宽0.8m。圣旨全文* *包含1700多个汉字。除了最后一句交代了接班人,其他的都是康熙皇帝自己夸的。

我们想搞清楚继位的真相,不用看全文,只看关键部分。

关键部分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的第四子胤禛,品德高尚,一定能继承大统,继承我的皇位和皇位……”。不存在传说中的“传到四子”一词。

但遗诏不仅写了皇帝四个儿子的名字,还写了雍亲王的头衔。

如果传给十四阿哥,遗诏上应该写着“传给孤山北子皇十四子”。14号兄弟甚至不是君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这是真的,不是他不受宠,而是“规矩”。

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他的母亲是尹贵(武雅诗,德妃),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按照清廷的规矩,一个妃子不管有几个王子,都只能有一个王。这就意味着,德国公主吴雅诗所生的其他儿子,不能被封为亲王、郡王,甚至贝勒。

所以,即使尹贵在西北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康熙宠爱,但他的爵位最终是孤山贝子,并没有获得更高的爵位。

综上,不存在被雍正篡改的问题。仅仅从遗诏上看,雍正继位是合法的,正当的。

康熙是清朝最成功的皇帝,武功非常了得。他熟悉征服鳌拜、平定三藩市叛乱、收复台湾省和征服高尔丹。

但是,再牛逼的人,也会有老去的时候,老去的人也会迷茫。没有不犯错的牛人。康熙帝犯的最大错误就是选接班人出尔反尔,“三废三立”。

中国的皇帝有很多太子,但是在皇位的争夺上,没有一个像康熙那样乱,简直是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并不是太子们有多优秀,主要是康熙动摇了,态度不坚定,释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让其他太子产生了狂想。

康熙帝立了他的第一个太子和长子殷勇之后,应该坚定不移地培养他。这并不是说太子不能废,而是要慎重。他确实无能,必须被裁撤。

而康熙几次废政,说明殷勇只是被诬陷,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

没有康熙的一再废立,你们这些王公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也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结成小集团,把皇宫搞得污秽不堪。

况且太子多了,太子立后宫里肯定会有太子党和非太子党。

王子成了众矢之的,很多王子都会不遗余力的把他拉下马。

作为一个皇帝,你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严明纪律,二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太子的权威。

结果反对派也偃旗息鼓了,感觉所有小动作都是徒劳。

康熙一方面管教不严,一方面耳根子软,听风就是雨,让诸侯们吊儿郎当。

关于这一点,康熙自己也承认。

他的老八脸被曝光后,也直言:“我上有老下有小,直言不讳的时候,伊拉克也曾被人保护过。谁敢争辩?”所以我说我可以安全。"

康熙等于是承认了殷人之弃而复立,是无奈之举,是彻头彻尾的昏招。

康熙听信谣言,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立太子,这就给诸侯们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大家都在打架,各显神通。如果你玩得好,王子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于是,“九子夺嫡”之战开始了。

九子的官位之争有几个阵营:

大千岁一方以大皇子尹贵为首,八爷一方以八阿哥尹贵为首,三阿哥一方孤军奋战,四爷一方以四阿哥一方从后面赶来。

三哥没有支持者,很快就出局了。

大王子银鸽没有直接离开,这是没有希望的。后来,他大发脾气,咒骂银鸽王子,试图夺取储藏空间,被斩首囚禁,并退出比赛。

整场战斗八爷党和四爷党势均力敌。

八爷党阵容最强,有老八、、老十、老十四。

但是,老八一粗心大意,给了康熙一只死鹰。阴沟翻船,万劫不复。老十四虽然参与不大,但在夺局大战中处于劣势,输给了老四。

五四很聪明。他一直在养精蓄锐,没有去前台,因为他明白树招风。而且梅一开始很守规矩,没有表现出觊觎王位的意图。

如前所述,正是因为康熙的动摇,太子才被废立,激起了老四的斗志,让他觉得太子的位置可以争夺了。所以他才摩拳擦掌,争当皇太子。

尽管如此,胤禛非常老练,冷静,蓄势待发。

他不像八爷党那样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志在必得。采取的策略是韬光养晦,沉着冷静,步步为营,在外围悄悄布局。

胤禛熟悉历史,明白军权在手,与隆科多、年羹尧结盟,牢牢掌握了首都和外围的军权。

历史教训证明,谁掌握了军权,谁就能赢。况且耍什么花招都没用,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即使没有康熙的遗诏,在掌握首都军权的隆科多的支持下,他也能毫无困难地赢得战争的胜利。

无论如何,在“康、甘盛世”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雍正,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并不是昏君,遗诏的真伪似乎也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