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哪些独特又好吃的美食,比如采芝斋、黄天元、稻香村、卢公尖、五芳斋、椰寿等?我想买一些带回家。
黄天元位于苏州市中心,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它是苏州最古老的蛋糕公司,其苏式蛋糕以制作精美、味道鲜美而闻名。其中粉条汤圆、猪油糕、黄松饼、双馅水饺、绿水饺都是相当有名的。“桂花糖年糕”和“五色小圆松”荣获省、市优秀产品奖。过去苏州人大多爱吃甜腻的食物,饼面食自古以来就是苏州人的时令饮食习俗。
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稻香村原创品牌的正宗衣钵和大师。稻香村,中华老字号,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是国内食品行业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知名品牌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技艺,卓越的品质口碑,被誉为“糕点大师,至高无上的蛋糕艺术”。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时,苏州当地的一家糕点店因其清水玫瑰月饼和松子枣泥烧饼而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回到北京后,乾隆皇帝仍然喜欢它们的香味。后来,他不仅派人购买了它们,还亲自送给他“向涛村”二字。随后,稻香村的年糕被列入“满汉全席”的第一道茶点。从此,苏州稻香村以优良的品质、真诚的服务、至上的信誉,勤奋经营,生意兴隆。清代《春华酒家食志》也详细记载了稻香村的名牌产品:“月饼是稻香村最好的茶食...它的优点是富含糖分和油脂,入口酥脆易化。有玫瑰,红豆沙,甜蔬菜,盐和胡椒。它的价格是每饼十枚铜币。每盒四个饼叫大肉月饼;如果一个小鲜肉月饼,它的价格减半,而且它的名字和颜色都和大肉月饼一样。.....至于咸月饼,以前只有两种:南腿和葱油。近几年又增加了鲜肉月饼。这三种烤着吃适合即食,所以皮脆味美,别吝惜风味。”民国初年,“稻香村”一词风靡一时,产品极其多样化,有茶叶、糖果、野味、炒货、蜜饯等。,尤其是稻香村的苏式月饼,成为苏式月饼的正宗代表。“稻香村”这个词也作为一个品牌在业内传播开来。“苏州稻香村”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南店开在北方,南味传在北方”,以稻香村的名义开在北方几十个城市,延续至今。
以“酱肉”闻名的姑苏做的鲁手抄本推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堪称老字号。康熙二年(1663),陆手稿创办为普通肉店。店主卢某的店铺位于苏州市董重崇祯宫桥,专营生肉和熟肉。关于它是如何被命名为“鲁手稿推荐”的,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某年的4月14日“滚仙”前夕,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背着一根破稻草荐,手里拿着两个叠在一起的旧陶罐,走进一家肉店寻求住宿。鲁老板看他可怜,就好心让他在灶门的空地上过夜。乞丐把草荐铺在地上,折了两个陶碗当枕头,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乞丐不辞而别。烧火男在烧肉的时候,发现灶前有一根碎草荐,就把它撕碎塞进了灶堂。没想到一股奇怪的香味传了出来,店里的人都惊呼“香来了,香来了。”陆老板得知此事后很惊讶。他在想,昨天那个乞丐是不是神仙的化身,叠在一起的两个陶罐,正好是鲁二字。意识到这一点,陆老板赶紧把没烧的碎草留下,每天拔一根放在炉子里,煮出来的肉闻起来怪香的,附近的街、下塘一带都闻到阵阵肉香。消息传来传去,生意蒸蒸日上。陆老板灵机一动,干脆把肉店的牌子改名为“陆稿荐”,大闹吕春阳化身乞丐留宿留草荐。从此,这家鲁手稿推荐的肉店生意兴隆。
五芳斋当然是粽子出名啦~
苏州叶守和食品店,原名叶守和茶糖,位于观前街东段(图38)。据苏州档案记载,该店创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资本5200纹银。创始人是叶宏年,浙江慈溪人。另一位同行老师叶老先生被聘为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