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简短的历史论文能写些什么?
1.& lt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论
一百六十年前,林则徐在中国发起了一场“禁烟运动”,不仅在当时世界引起轰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林则徐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声名鹊起。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分析林则徐当时的“禁烟运动”时,会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有新的认识。尤其是将林则徐的行为称为“爱国行为”是值得质疑的。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争论。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路的开辟和现代工业的兴起,从14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文明拉近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距离。在古老的东方,尤其是充满魅力的中国,西方国家早就有意打开封闭的古代中国的大门。当时的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于16世纪来到中国。葡萄牙从西向东去印度,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明代郑德九至十一年(公元1514-1516年)期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上做一些中介商。郑德十二年(1517年),八艘葡萄牙船只来到广州珠江港口。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8年),在宁波,明朝官兵也曾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根据西方的记载,葡萄牙在这场战役中有500多人死亡。1561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为船上的货物是湿的,需要“借地晾晒”。他们贿赂广东地方官员,租借澳门。年租1200元,1740年减为5200元,一直付给单县。......
2.& lt论“半殖民地”概念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适用性& gt;
[摘要]一般认为,184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但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西方国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抹杀了近代中国政府在内政外交领域积极、正面的一面。作为历史研究,我们需要一个中立客观的理论来定义中国近代史。
[关键词]鸦片战争,半殖民地,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受到外力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它的独立地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并没有完全丧失它的独立地位。也就是说,国家在形式上有自己的主权,但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制于殖民者。因此,“半殖民地”概念所描述的国家是介于独立国家和完全殖民地之间的中间状态。对于独立主权国家和完全殖民地国家的区别,我们会很容易找到分界点,但如何划定独立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分界线却相当困难。“半殖民地”是否至少有一些客观的量化指标?
一般认为,近代中国从1840年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点已被史学界普遍接受。基于这一理论,各类近代史著作叙述历史事件,一般将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军事等因素与“半殖民地”联系起来。似乎只有把它们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清王朝的腐败、顽固和落后,才能更好地解释北洋军阀的倒退和卖国,才能更好地解释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从而为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反帝斗争提供理论依据。在“半殖民”范式的指导下,新中国史家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3.& lt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变法效果不同的原因
本文从变法策略、变法步骤、维新派的地位和权威、与同僚的关系、维新派的信念和毅力五个方面探讨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变法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变法效果)
北宋和明朝进入中期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正是在这种相似的背景下,王安石和张进行了各自的改革和变法。但是,将王安石变法与张变法相比较,王安石的功绩是无法与张变法相比的。王安石变法时,遭到各方反对,以失败告终。后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可以作为王变法不尽如人意的佐证。①
与王安石变法不同,张的变法是全面进行的。虽然在张死后,他的改革措施(除了“一条鞭法”)被所抛弃,他本人也被错误地瓦解和剥夺了官职;但到万历末年,人们才意识到改革的好处。因此,他的文集出版后,所有做序跋的学者文人都对他的改革赞不绝口,认为于海执政十余年,清静野蛮,称赞他为“救世宰相”。③在《启示录》中,朝臣们开始为居正鸣冤。于是熙宗写了一封信“恢复(占右位)旧官,赐葬祭”;崇祯朝,父子复职,重臣李甚至说:“所以,支持...万历初年,忍痛割爱,废除琪琪,赢得了统治。当时国内外的易安,国内的殷富,纪纲的法度,都是培养出来的。功德在国,久决而人得其利。”(4)由此可见,张以他的改革精神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怀念和怀念。这是变法失败后王安石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