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

看完了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埃及。我们的视野朝着西亚的方向前进。两河流域,这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代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它的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它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不确定西亚是否有文字,因为西亚的古文字和古埃及一样,早已失传。但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的精神意志是代代相传的。这里我们选择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来介绍一下。

17世纪威尼斯商人埃特罗(Etro)在波斯帝国宫殿遗址中首次发现并复制了古楔形文字,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关注。18世纪中叶,丹麦考古学家卡尔斯顿·尼布尔发现了一些古代楔形文字的书写规则和字母的数量;19世纪初,德国学者格罗蒂芬完成了多重符号的解释;英国学者罗林森上世纪30年代在伊朗考察时发现了刻有三种文字的贝斯顿碑文,并冒着生命危险复制了悬崖上的碑文并破译出来。从65438年到0857年,大英博物馆组织了楔形文字解释的最后验证。这一验证也标志着亚述这个研究楔形文化史的历史学分支的诞生。

当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徘徊在原始社会的时候,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800年之间率先踏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他们不仅发明了文字、历法和度量衡,还制定了一套政治和宗教制度,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形成了十几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如乌尔、乌鲁克、埃利杜、拉尔萨、埃利希、义新、尼布尔、基什、拉加什等。各部都是小国寡民,人口只有几万,方圆国土面积不足百里。

虽然这些小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和传统,但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甚至自然环境的变化,两河流域出现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关键资源的短缺。为了夺取有限的资源,冲突和战争不可避免。那个时候,努力生存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首要追求。

公元前25世纪,拉加什的气势占了上风,拉加什的首领恩纳图姆勇猛善战。当时两河流域都是小国寡民,兵多万,干将少则几个。兵种以步兵为主,武器以短剑长矛为主,没有固定的阵型和兵法。因此,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士兵的勇气和力量。

Ennatum,积极备战,并在历次战争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防御武器盾牌,以降低己方士兵的伤亡率。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拉加什的霸权逐渐确立。恩纳图姆作为两河流域的拉加什国王,也是当前历史上最早能被认可的国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