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理解认识和具体历史的统一,800字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寻求具体历史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认识要与客观和实践相一致。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须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也就是说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应该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一致。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向前推进了,理论也要相应地改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现实的错误;在实践的具体过程还没有结束,向另一个具体过程过渡的条件还没有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强行过渡,把将来能做的事情强行在现在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那就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角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与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相一致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真理是具体的,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被夸大,被应用到实际应用范围之外,都可以是荒谬的,在这种情况下,它甚至会变得荒谬。”(2)所以,即使把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付诸实践,也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决不能超越历史和范围,不分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到处照搬。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原则,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我们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项基本活动。
(1)人类面临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在自然界中没有遗漏。但是,客观性或边界不会在任何时候自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人的主观意识。其次,人的主观需求只能从客观世界得到满足,但客观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的主观需求。不仅如此,客观世界甚至会阻碍主观需求的满足。综上所述,它没有告诉你你想知道什么。你想要,它不会给你。这就是主客观的矛盾。这种主客观的矛盾,只有通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改造,才能逐步解决。因此,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个基本活动。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认识世界,就是人们从概念上把握世界,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改造世界是指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根据自己的目的改造客观事物的结构和形式,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换句话说,认识世界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活动;改造世界是实现价值的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互促进。
(1)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和基础。
人们认识世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世界,不仅仅是为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给出满意的解释,更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归根结底,认知的价值要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就暂时说说,束之高阁,不去实施。那么,这个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这是我们大学生尤其应该引以为戒的事情。改造世界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这一点我们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充分说明了,这里不再赘述。
(2)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先导。
人要想有效地改造世界,首先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毛泽东说:“学习游泳有一个规则。碰了规矩就好学了。”这是事实。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胜利;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总之,没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所有人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成功。
13.自觉地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既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互为基础和前提的,是相互促进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自觉地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世界,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有效改造世界,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以便更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深刻地了解社会,通过实践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把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知行哲学相一致。中国传统哲学讲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讲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实践。虽然,就知行的具体含义而言,就知行的难易程度、先后顺序、轻重轻重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但是,他们几乎一致主张知行合一。先秦荀子:不闻则不闻,不见则不闻,不知则不知,知则不为。这其实是把线作为知识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他还说: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面对深溪,不知地之厚。这其实就是把线当成了知识的基础。明清时期王夫之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是一致的。王夫之:你知道的都是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归宿。他说学棋的人即使天天弹琴也无法掌握棋理。只有经常下棋,他们才能理解棋理。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指出行为是知识的目的和基础,而且指出行为必须以知识为指导。朱:知行往往是相互需要的。如果你没有眼睛,你就做不到。如果你没有眼睛,你就看不见它。也就是说,知与行的关系,就像上眼与脚的关系一样。没有脚,眼睛无法让人前进;没有眼睛,脚不知道往哪里走。王夫之命题:听而知之。换句话说,银行必须接受知识的指导。他认为,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做到。所以对事物的理解越全面、越准确,行动就会越清晰、越实际。因为他知道知行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传统哲学主张:知行并进,互相利用资源。也就是说,要把知行统一起来,让知行相互促进。荀子主张:有知,必行之。不去执行,知识再多也没用。他认为君子和小人的一个区别是,前者有知识就行动,后者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行动。王夫之坚决反对知行分离的做法,认为只有通过艰苦的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因此,他称之为君子之学。在此基础上,王夫之主张知行合一,由行而知,由知而行,由行而知,由知而行,知行并进,日臻完善。
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都要求我们把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实践、知行统一起来。边做边学,边做边学。不断解决主客观矛盾。从这个案例中也可以看出,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理论,而中国传统哲学是经验的直观描述,但两者是相互熟悉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
第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意义。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客观世界,二是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改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提高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是提高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客观世界的改造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谓“打铁要趁热”、“没有金刚钻不要接瓷活”就是这个道理。
(2)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另一方面,为了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改造主观世界。为什么穷孩子要早当家?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家里的工作,尝尽了人间的艰辛。为什么第三届特别有能力?就是因为他们的实践经历特别曲折艰难。
13.自觉地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应该承认,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很多人青睐的独生子女,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方面,没有外界的压力。因此,我们尤其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走过风雨,见过世面,在风浪中成长。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温室里的花虽美,却享受不到暴风雨的酣畅洗礼。不要做衣服伸手,懒人满嘴食物。懒人的日子过得舒服,但一旦失去外援,整个天都要塌下来。
第三,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难忘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必然和自由的意义,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1)一定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理解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包括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理解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和必然不是绝对对立的。自由是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的。如果客观事物的发展没有确定不变的规律,没有章可循,那么人类永远不会有自由。即使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律,我们仍然不会有自由。即使我们知道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我们不按规律办事,那么我们仍然无法实现自由。只有掌握规律,并在行动中自觉遵守,才能获得自由。可见,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2)必然境界是指人类尚未掌握客观规律并被其盲目支配的行动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类掌握客观规律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来谋求自身利益的行动状态。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人们不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被人们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力量所支配。这时候人的行动就被客观规律盲目支配了。因此,它不是免费的。人一旦认识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就自由了。比如我们刚学游泳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怎么游泳,所以在水里不能自由活动。我们总是被水呛到,想沉下去,于是就慌了。后来我们了解了水,就可以在水里自由活动了。水会听你的。于是,人的行动就有了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转化过程。就整个人类而言,这一转化过程表现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是指人类尚未掌握客观规律,并被其盲目支配的行动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类掌握客观规律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来谋求自身利益的行动状态。换句话说,必然境界是物主宰人的社会状态,自由境界是人主宰物的社会状态。
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人类不断地从自由走向自由,从较少的自由走向较多的自由。
⑵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统一程度。
刚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批人对客观规律知之甚少,行动几乎和动物一样自由。但随着他们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增加,逐渐获得了自由。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程度不断提高,人类行动的自由度不断增加。一方面,人类日益从自然力的压迫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另一方面,人类日益从社会力量的压迫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但是,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统一。所以,人类永远不会完全自由。既然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的区别只是多自由还是少自由,而不是有没有自由。即使是原始人也不能没有任何自由地行动,即使在* * *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行动也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 *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自由的王国。但是在* * *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物质生产劳动已经成为人类的独立活动,不再是压迫人的外力,但是人类还是要从事物质生产来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不得不做是一种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生产领域永远是一个必然王国。因此,马克思说,“自由的王国只有在要做的劳动因必然性和外在目的而终止的地方才开始。”所以,按照事物的本质,它存在于现实物质生产的彼岸。这种情况说,只有在物质生产领域之外,才有所谓真正的自由。正因为如此,在* * *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会直接把物质生产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增加自由发展的时间。当然,当时人的自由发展水平,还是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统一程度。
以上,我们一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综合以上三节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能实现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现活动和行动的自由。
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正确揭示了知识、真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奠定了思想路线。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实现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
诗人说,“生命是宝贵的,但爱情更昂贵;有空的话,两个都可以扔。“为了追求我们梦想的自由,为了达到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我们必须终身牢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