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的历史发展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员,相传是古越人的后裔,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生活在中国的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林生产。贵州省黎平县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有35万侗族人口。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而且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民族。一句民间谚语说:“侗族文化有三宝:鼓楼、大歌、花桥。”其中,大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民间音乐,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和欣赏。由于侗族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会礼仪都是通过优美的歌曲代代相传的。“汉人有词传书,侗族无词传歌;祖先唱给父亲听,父亲唱给儿孙听”是侗族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其形成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它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宫笔记》中,记载了“凌凌”(侗族自称客人)集体唱戏的情形:一二百人为曹唱戏,手拉着手。明代匡庐在《尺牍》一书中更为清晰地记录了“侗族人善乐,吹,吹六管,长歌闭目,抖脚骤点头”的情景。可见,侗族民歌在明代曾在侗族的部分地区流行。这是几百年前侗族人民唱大曲的重要文献。

虽然侗族大歌的形成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这一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就像一朵鲜艳的花朵,一串美丽的珍珠,隐藏在山川海洋中,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日夜闪耀。直到解放后全国土改,才被老一辈音乐家肖家驹、郭可桢发现,并组织音乐家深入黎平县城。

1959 10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来京演出,给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传唱,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以来的隔绝状态,引起强烈反响。当时,中国唱片俱乐部也录制侗族歌曲。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解放以来,黎平县35名侗族青年男女先后赴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唱《侗族大歌》。1986 10 10月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首次组织11人出国参加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他们在巴黎夏乐宫的演出非常受欢迎,只有37次谢幕。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马戈维茨(Josephine Margowitz)听完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亚洲东部一个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创造和保存如此古老、纯净、闪耀的民间合唱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很长一段时间,世界音乐界都认为中国的和声艺术不多。这场演出让音乐界惊叹不已,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发现,并由此扭转了国际上认为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复调音乐:一种将几种旋律同时演奏形成有机整体的音乐形式)。

1988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金蝉歌队”应邀参加中国儿童艺术团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通俗艺术节,获一等奖。1994春节联欢晚会和2001春节联欢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鸟报春》等侗族民歌,使黎平县这一奇葩民间艺术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