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学更具时代发展的特色?
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说,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特殊学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三个方面对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我有以下看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
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一直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轻视,这使得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困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不重视历史课。虽然历史是文科高考的一科,
但学生认为历史相对容易学,只要考前背熟就行。所以他们很少花时间在这门课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语言数以外的三门课上。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让学生拿高分,所以为了拿高分,学生一直把历史放在次要位置,把主要精力花在所谓的主课上。这给历史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困境。老师很努力的教,结果学生不重视,不花时间在这上面。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为什么中国人很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
2.高中生自觉性不够高,缺乏自主性。现在的高中生每天各科作业都很多,看到那么多作业头都心疼,而且因为高中生怕累怕累,不想做作业。今天他们会拖到明天,明天会拖到后天,越堆越多。我们都知道高中不做很多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有些同学不主动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按时完成也是敷衍了事。把答案抄下来,交上去找份工作。这是对自己和老师不负责任的态度。本来我做作业就很被动,态度也不好,真的让老师很困惑。老师应该如何应对?现在中学生说了又说没有,家长认为那是老师的事,不是学生的问题。所以老师很尴尬。
3.上课不认真听讲,笔记也记不好。我觉得我听懂老师说的了,笔不动了。历史和其他科目的区别在于,他需要做很多笔记。好的记忆胜过糟糕的写作。再好的记忆,如果长时间不用笔记录,也会被遗忘。历史的知识点很多,需要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后用。如果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对于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来说,只是在那里昂着头可能还可以,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不行了。即使有些同学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后也没有认真思考问题,缺乏深入学习。
4.现在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课外知识,仅靠老师课堂上的功夫很难快速提高。即使提高了,也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缺乏创新人才。在我看来,仅仅学好历史是不够的。要学好它,必须增加很多课外知识。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很多课外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主要从课外书和课外资料中获取。
二,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个是照本宣科。备课时,把别人教案或教学参考资料上的目标抄下来,简单罗列几个知识点,上课照着书读。学生看了之后,觉得很孤独,很无聊。
二是机械教条主义。在固定的框架里,一个是一个,一个是两个。学生一有新的思想火花就马上否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缺乏辩证的观点。
三是脱离实际。课文内容是一串,一套理论观点,板书一行,让学生做笔记,背课本,做作业抄课本,课堂提问,回答问题。
第四是放羊。让学生自由学习,甚至让学生自己上课,老师都不管。导致偏离教学大纲,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这些教学方式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剥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设计的模式一步一步前进,毫无疑问。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与学的发展,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只有熟练运用课堂教学技巧,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1,导入技巧
导入技巧是在讲解新话题时,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导语就像戏剧的序幕。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并使学生重新组合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自然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首先,导入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设计导入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其次,导入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导入必须建立新课程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根植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教师的导入要以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实现平稳过渡。最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更高。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尽量选择新鲜活泼的内容,注重语言艺术,使课堂一开始就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2.教学技巧
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理清思路,才能将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课前准备不是课前的临时准备,而是随时积累的各种相关知识,让你在讲课时运用自如。教师的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精髓。教学理念要准确,论证要充分,历史事实要逻辑可靠。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也要严谨准确,能准确表达历史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出发,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历史的科学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对历史教科书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简洁通俗。教师在选择例题时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和学习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东西,让他们很容易将这些东西与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转移。
比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历史是由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组成的。历史事件要点如下:一、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讲故事。一个历史事件总有自己的开始、结束和中间过程。老师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把事件从头到尾讲清楚。第二,历史事件的过程要具体,情节要描写。一般采用叙述、描述、总结等教学方法讲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在叙述、概括和描写中,要始终贯穿准确的时间、空间和生动的人物活动。三、配合直观教具讲述历史事件,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直观教具。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历史教学质量。3.提问技巧和板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