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丝绸的历史

云锦南洋丝经纬两千年

“富家女儿家问有多少蚕”,“柞丘似摇钱树,蚕坡似聚宝盆”...南阳民间流传着许多与蚕、柞有关的谚语,南阳历来有“养蚕为业,植柞为基”的传统。

始于汉代的南阳柞蚕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质地优良,花纹美观,色彩鲜艳,“久负盛名”。除了孝敬皇室,还出口国外。清末,南阳柞蚕丝业进入全盛时期,南阳城内出现“妇孺会络,梭子声遍”的景象...

养蚕为业,种植柞蚕,是汉代柞蚕“定居”南阳的基础。

传统丝绸分为家丝和山丝。家蚕丝是桑蚕丝,山蚕丝是柞蚕丝,也叫柞蚕丝。

南阳位于秦岭东南部。南方既不热也不潮湿,北方也不干燥多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南阳的蚕桑丝绸业早在东周时期就已起步。深国志的丝绸产品一直分“绿丝绿,女主治”的密度和染色工艺。《南阳蚕业志》记载,西汉时期南阳是全国八大蚕业产区之一,万依设“工”管理丝绸业;西汉末年,战乱频仍,但南阳郡守仍召信臣“劝民归本民富”...

南阳丝绸业的繁荣源于柞蚕。柞蚕在东汉时期进入南阳,形成了南阳的柞蚕丝绸纺织业。山东是柞蚕业的发源地。南阳柞蚕是从山东传入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居住地在南召县。明朝嘉靖年间,南诏“山西丝产量为诸郡之冠”,出现了大店大仓,而南诏(老郡)则是“钱一天比一天多”...

《泌阳县志》载:“山茧丝,山食入栗叶、栎叶节间,丝取为丝,坚韧。泌阳贡丝布指的就是这个。”据记载,唐天佑三年(906年),南阳县泌阳(今泌阳)县令朱全忠,以绢布(即南阳柞绸)为贡品,献给皇室。

清代,南阳柞蚕业兴盛。到清末,柞蚕业从南召扩展到南阳、镇平、方城、内乡、舞阳等地。养蚕业很可能被柞蚕业取代,南阳柞蚕丝绸业进入全盛时期。

女人和孩子会缠绕经脉,到处穿梭。

南洋柞蚕丝在清末进入全盛时期。

清末,南阳柞蚕丝绸业进入鼎盛时期,宛城一度出现“妇孺会络,梭子声遍”的景象。南召、镇平、方城三县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柞蚕丝业尤为繁荣。

南阳民俗专家白万贤说,民国初年,南阳有很多丝织厂,整个南阳城仿佛就是一个大丝织厂。仅南关、小东关、小西关一带,就有900多户从事丝绸生产。杨家环坑、赵家花园、外号街几乎家家都有机房,家家户户都能纺线。

据《南阳蚕业志》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南召县共饲养柞蚕3万余筐,产丝65438+万余公斤。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九成丝绸公司在李清店、半山坪设立分公司,南洋柞丝销往俄国、欧美。民国十年至民国二十年(1921-1931),南召县有养蚕农户17230户,占农户总数的65%,生产柞蚕丝280多万米。

清代宣彤统治时期(1909-1911),河南柞蚕贸易中心转移到方城县拐河镇,方城柞蚕业空前繁荣,1929年,年产茧150万只,织布机发展到5000只。清代《河南通志》记载,赵宇设丝牌,周宇转河牌最重。

清光绪元年(1875),镇平县手工柞蚕丝绸已蜚声海内外。除在上海、山西销售外,还出口到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民国初年,镇平县有65,438+0,000余名丝商。民国10年至21年(1921—1932),镇平县丝绸店铺150余家,染坊40余家,机器10000余台,成为河南柞蚕丝绸的主要集散地,贸易处于鼎盛时期...

国家柞蚕生产基地

“丝毯之乡”和“柞蚕之乡”

如今,南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化学柞蚕蚕茧生产基地。

南召、方城、镇平、内乡、淅川、西峡六县先后被认定为“19中国柞蚕基地县”,南召县被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镇平县被命名为“中国丝毯之乡”,“南召益华柞蚕、蚕茧、丝(棉)、丝绸”被国家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