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的历史演变

一、晚清民国

洪山地区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至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1949年6月属武昌县管辖。

清末五常县辖乡,乡辖,保下,保下。洪山区有南乡和北乡。其中,南乡(今庆陵湖一带)6里,北乡(今黄家湖一带)6里,即李保安、李保安(今东湖一带);永丰一里、永丰二里(即今天的严家湖、红山、华山);招贤里、恒山里(即今天的张家铺、青山一带)。

民国初年,沿袭晚清旧制度。1927年,五常县在洪山区划分为10个乡镇,即:五峰乡、崇山乡(北湖、东湖周边)、城郊农村、南湖乡(南湖周边)、迎丰乡、恩昌乡(黄家湖、清灵湖周边)、长明乡(石咀村周边)。

1934年,五常县分为洪山区六区七区。第六区共有26个乡镇,分别是金刚乡、山内乡、山外乡、丰乐乡、永寿乡、湖墩乡、红庙乡、东乡、胜华乡、沙口乡、天星乡、孝义乡、海西乡、石山乡、尤家庙乡、朱樵乡、火官乡、烟坊乡、关庙乡等等。第七区设置的乡镇为今天洪山区的陆家乡、坨子店乡、福寿乡、王店乡。

1946年,五常县分为新安乡(今鲁巷)、永丰乡(今王家庙)、福寿乡(驼子店)、招贤乡(今张家铺)、八集乡(今向家祠)、温明乡(今石咀)、青山镇(含洪山区铁铺岭、五峰)

红山区是以中国的红山命名的。1949 165438+10月武汉有三个江南郊区,分别是洪山区、五台区、弋江区。其中,洪山区位于东湖和胡莎湖之间,区办事处设在官园湾1号,辖官园、武罗、胡莎、洞庭四区。五台区办事处设在五常万福林,辖白沙、莲溪、佛林、楠木、永安乡。黔江区机关设在武昌王家墩,辖建设、解放、和平三个乡镇。

1951年4月,洪山、五台、弋江三个郊区合并为武汉市第八区(武昌郊区),区公所设在武昌官园湾1号。辖解放、建设、和平、官园、武罗、胡莎、东亭、白沙、佛林、永安、楠木、濂溪12乡镇。1952年7月,武汉撤销第八区(武昌郊区),武昌县部分划入武汉,设立南湖区、东湖区。其中,南湖区位于武昌庙园,辖永安、楠木、佛林、鸿福、李家桥、青岭、花园、石咀、杨斯落基、老桥、蚂蚁、王家店、谭庙。潭佛、九阜、安家、湖口、油坊岭、黄宗、富乐、沧海、武隆22个乡镇;东湖区先后在武昌曹家花园、周家湾、中高家湾设立办事处。辖武罗、三河、吕巷、东湖、磨山、官园、王龙、西樵、胡莎、东亭、阳湖11乡镇。1955年2月,武汉市将东湖区第七区和武昌县合并,组成洪山区。区公所位于武昌高家湾。辖洪山、、莲溪、鲁巷、莫、长山、三河、联合、中和、华山、、山湖、白湖、、同意、太路、大武、18、中南路街道、武罗路街道两个街道办事处。65438年6月至0956年6月,武汉撤销南湖区,将武汉南部三个郊区(洪山区、南湖区、青山区)合并为洪山区、青山区。原属洪山区管辖的华山、中和、何春、联合、大悟、黄流、珊瑚等7个乡镇划归青山区,原属武昌区管辖的陆家街、钱家街、珞珈山街划归洪山区。此时,洪山区将33个小乡镇合并为濂溪、东亭、南湖、余家山、长春、长江、九峰、油庙等。1957年6月,武汉市将青山区改为城区,青山区所辖乡镇全部划入洪山区,洪山区所辖街道划入武昌区。1958年8月,武汉裁撤郊区,建立武汉郊区。区公所原为汉口万松园路2号,1959年2月迁至武昌街罗瑜路6号,现为洪山区公所。郊区建立后,小城镇合并形成10农村人民公社。即:红旗(后改为南湖)、长庆(后改为庆陵)、关山、红岩(后改为华山)、东风(后改为北湖)、武东、和平、五月天(后改为葛店)、咸丰(后改为汉桥)、红星(后改为岱山)。其中汉桥、岱山、葛店三个公社成立于7月1960。1960年4月,武汉市通过了《关于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定》。5月至7月,在原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以大型工厂、企业、机关、学校为骨干的9个城市人民公社,撤销武汉郊区。原郊区管辖的农村人民公社划入附近的城市人民公社管辖。红山、关山等人民公社相继成立。7月6日,洪山(市)人民公社成立,辖武罗、珞珈山、滨湖、水果湖、东湖风景区等五个支部。1961 3月1961 3月武汉市合并洪山区人民公社和关山人民公社,恢复行政编制,设立武汉市洪山区。后将原属红山、关山市人民公社管辖的农业生产管理区改为农业公社;同时,撤销原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1963 6月,为便于管理,武昌区下辖的华山、油庙公社划归洪山区,洪山下辖的和平、联合公社划归武昌区。此时,洪山区辖洞庭、濂溪、南湖、鹿乡、华山、油庙、九峰等7个农村人民公社和余家山、水果湖、珞珈山、中南路、武罗、滨湖、关山等7个街道办事处。1964年8月,为加强对郊区农村工作的领导,武汉市决定撤销洪山区和各城区的农办,设立洪山、汉桥两个郊区。原属洪山区管辖的虞家山、关山、珞珈山、武罗路、中南路、水果湖、滨湖7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武昌区。原武昌区管辖的和平、联合、青岭、石咀4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洪山区。原属青山区管辖的环城、天星、建设、黎明、红旗、霍关、白湖、姜妍等8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洪山区。加上洪山区原有的濂溪、东亭、南湖、鹿乡、九峰、油庙、华山等7个农村人民公社,洪山区现辖19个农村人民公社。为了便于实行领导,洪山区对建立自己的公社进行了调整:同年8月,撤销沿江公社,并入白湖公社;1966年3月,霍关公社撤销,分别并入建设公社和红旗公社;同年4月,莲溪公社和洞庭公社合并撤销,成为红山公社。至今,洪山区辖和平、联合、青岭、石咀、环城、天星、建设、黎明、红旗、洪山、南湖、鲁巷、九峰、油庙、华山、白湖等16个农村人民公社。1968 2月洪山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5年2月,16个公社合并为7个公社。即:洪山、鲁巷、南湖合并为洪山公社;庆岭、石咀合并为庆岭公社;九峰和优苗合并为九峰公社;华山和白湖合并成华山公社;曙光、建设、红旗并入建设公社;环城,团结,和平合并成和平公社;天星公社。1976年6月,汉桥区撤销,并入洪山区。此时洪山区成为武汉周边的大郊区。辖洪山、庆岭、和平、华山、建设、九峰、天星、帝江、永丰、长丰、后湖、陈家集等12个公社,秦段、唐家墩等2个街道办事处。1984 65438+10月1984 65438+10月洪山区所辖农村人民公社改为乡镇。1985年65438+10月,洪山区下辖的帝江、永丰、长丰、后湖、陈家集等江北地区5个乡镇和琴段口、唐家墩、岱山(1980+10月成立的街道)等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入硚口区和硚口区。1986年7月,原属武昌区管辖的关山街、狮子山街、葛花街、珞珈山的大部分建成洛南街,划归洪山区管辖;6月,1987,原属鄂州市的左翎镇划归洪山区。至此,洪山区辖天星、和平、建设、洪山、青岭、九峰等6个乡镇,华山、左翎街等2个镇,关山、狮子山、洛南、张家湾、葛花、红旗等6个街道办事处。

65438+7月0993左翎镇与葛花街共址;1994青年领翔与张家湾街共址。2000年,洪山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总人口878379,各乡镇人口:洛南街道198904关山街道195732狮子山街道58786张家湾街道13422红旗街道524葛花街道5282华山镇29024左翎镇30453红山乡87536青岭乡36076九峰乡19745。753建设乡53504天星乡2942东湖开发区虚拟镇24546 WISCO北湖农场虚拟乡13150(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3年,区委、区人大、区人民政府、区CPPCC搬迁至珞狮路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