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陈毅历史
其实“如果”这个词可以去掉。瞎子都知道国民党政权正在走向失败。何去何从是个问题,蒋介石能选择的路线不多。
这次会议之后,他终于把目光转向了台湾省。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流程细节是怎样的?本期将为你揭开历史的面纱,透视蒋介石是如何选择台湾省的。
在秘密会议上,有人建议模仿抗战,跑到川藏线去。不在后面,也可以去缅甸搞流亡政府。蒋介石眉头紧锁,心中翻腾:老调重弹。西南可以考虑,但是缅甸有什么?除了密林还是密林,而且还是明朝亡国路线,不吉利!
有人说可以考虑海南岛,然后可以退到菲律宾。蒋介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又有一批人反驳说,海南岛耕地有限,历来贫穷,怎么养军队,怎么发展工业?这个提议又被破坏了。
看到这一尴尬局面,宋美龄建议蒋介石说,总统,你可以考虑去瑞士。蒋介石哼了一声,没说话。他对这个回答也不满意。他想,去欧洲是民国名人出去的路,我不想一直出去。另外,我去瑞士能有军队吗?一切,不是都回到过去,除了一点钱,我还能有什么?
气氛降到了冰点。这时候一个学者慢慢开始说可以去台湾省。蒋介石眼睛一亮,一部分是因为学者,一部分是因为台湾省。
先看学者。这个人,张其昀,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教育家,来自蒋介石最喜欢的浙江宁波,是个地道的老乡。
张其昀出生于1900,参加过五四运动。65438-0927进入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36年被竺可桢聘为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主任。在竺可桢和张其昀的努力下,浙江大学扬名立万,从一所普通的地方大学发展成为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张其昀在浙江大学工作了14年,培养了包括五位院士在内的众多优秀弟子。张其昀和竺可桢,一个文科生,一个理科生,终究走了不同的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张其昀认识蒋介石。蒋介石虽然自称是全民族抗战的领袖,但他始终不忘搞同乡会。抗战期间,张其昀通过同乡陈布雷认识了村民小组的主人蒋介石。不久,张其昀和蒋介石越走越近,成为智囊团成员。
姜欣赏张的学识和人品,更加信任他。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姜身边没用的人太多,让张显得与众不同。更何况台湾省的方向还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蒋介石是谁?当他在海滩上身无分文时,他还欠了很多债。后来,他爬到了陈的,后来他又去了广州。通过欺骗,他冒充孙先生的大弟子,掌管黄埔军校。他在治国方面没有多少智慧,但在算计方面还是很有头脑的。
蒋介石知道逃跑路线在国民政府讨论了很久,基本分为跑西跑东。西部的跑者认为应该去西南,东部的跑者认为应该出海,这样更容易跑远。有时这两个派别会发生争执。蒋介石心想,什么声音?只有孩子做选择题,大人都要!
因此,国民政府首先做好了去西南的准备。后来到了1949,10。广州解放后,国民党一度名义上迁至重庆。但蒋介石想要另一个答案,因为他甚至不相信跑者能守得住。另一方面,张其昀是东跑的代表。他说出了蒋介石的心里话,台湾省!
张其昀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选择台湾省有几个原因。
第一,地理上,台湾省位于太平洋,与大陆一海峡之隔,海阔浪高。由于解放军现在没有海军,可以暂时停止他们的追击。
其次,在农业方面,台湾省岛地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茂盛。食物可以满足军民的需求。
第三,经济上,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日本人占领了台湾省,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都适合用来实现经济腾飞,建设我反攻的基地。
第四,台湾省岛和太平洋没有分隔,对美国很重要,是远东防线的一部分。未来美国肯定会重视。也许它会保护我们。
第五,台湾省岛长期与大陆隔绝,革命力量薄弱,正好便于我们稳定社会。
张其昀是学地理的,在台湾省待了很长时间,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同样,他是学历史的,最擅长揣测封建帝王的思想。他知道蒋介石的想法是安全地跑,但也要带着面子和希望跑。所以他敢断言台湾省是最好的选择。
蒋介石对此非常满意,连连点头称赞张其昀,会场气氛变得轻松起来。这并不是说计划失败了,而是庆祝大获全胜。
张其昀毕竟只是一个学者,从未从事过军事,政治经验有限。他可以提建议,但是谁来执行呢?蒋介石需要找人。他在找谁?请往下看。
退守台湾省,有一个难点,就是台湾省的治理基础。原来1945二战结束后,台湾省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中国市政府划定为投降区15,陈毅负责台湾省。陈毅在参谋人员的帮助下,成为台湾省警备司令。
论资历,陈毅是蒋介石的学长。1907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五炮兵师。此时的蒋介石连这所学校的门都碰不到。甚至后来蒋介石只上了真武学校,日本士官学校的预科班。论资历,陈毅是国民党元老,也是辛亥革命中光复浙江省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他投奔孙,蒋介石在浙江的北伐成功了。后来,陈毅成为福建省主席兼行政院秘书长。
但是,陈毅的能力不行。在福建,他引起了民怨。主政台湾省后,国民党驻军气氛乱七八糟,文官们都想来赚钱,但治安却变得更差了。但陈毅不断加税,扩大垄断,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民众开始示威,但陈毅未能妥善处理,甚至要求向民众开枪。二二八事件发生了。事后,蒋介石对陈毅颇有好感,对他不以为然。即将到来的继任者是陈诚。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这段感情很幸运。
1925年,陈诚跟随邓进入黄埔军校,任教育副官。一天早上,陈诚去朋友家玩回来,因为玩得太兴奋了,睡不着觉,宿舍又没电。陈诚干脆拿了一本《孙中山三民主义》,跑到操场上去读。
碰巧,蒋介石拜访了陈诚。蒋介石很惊讶,竟然有这么好的学生,这么努力。他翻了翻陈诚手里的书,看到上面有字迹。再次被问到内容时,陈诚回答得很快,蒋介石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蒋介石公开宣布任命蒋为大炮兵上尉。当然,陈诚是浙江人,是老乡,这也是加分项。抱着蒋介石的大腿,陈诚步步高升,很快成为党政军的重要人物。甚至有人偷偷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董事长。
1948,1948年2月24日,蒋介石突然下令改组台湾省政府,任命陈诚为台湾省省主席。这个消息太突然了,陈诚事先并不知道。他的第一反应是责任太大,最好推掉。蒋介石很快又发来一封电报,“准备好了就接手,不用推脱。”意思很明确。说你能,你能,或者你不能。
第二天,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陈诚这才明白老校长的意思,这是让我跟太子办好省台。没门,就这么干!
虽然陈不会用兵,他还是有一套治国理政的。他到了台湾省后,立即两手硬、两手软地搞起来。难的是治安整顿。这时,越来越多的军民从内地赶来。为了避免麻烦,他要求所有士兵交出武器,专心训练,服从命令。所有的人都要严格审查,避免革命者的介入。软的是经济发展。
陈诚知道,二·二八之后,虽然表面上没有反抗,但台湾省人民还是愤怒了。他发表了致台湾省同胞的一封信,并发布了“人民至上,信誉第一”的口号。随后,陈诚开始关注台湾省的经济。陈诚说,经济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搞好经济,这个岛就会沉没。
他刚来的时候,台湾省的物价指数是二战前的11倍。到1949年6月,物价指数已经涨到二战前的131倍。看来不改币是不行了!
众所周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大陆进行了几次货币改革,从法币到金银券,结果越来越乱。陈诚在台湾省的货币改革确实很成功。
他冒险回到南京,找到了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行长俞鸿钧。他终于在上海解放前夕拿到了80万两黄金给台湾省。有了黄金储备,你就有了信心。陈诚宣布打击金融投机,切断台币与金证的联系。
同时从上海运出台湾省粮8700多吨,从国外采购1000吨。有了钱有了粮,经济起死回生,蒋介石的退路终于暂时保住了。
后来,陈诚甚至向老对手取经,在台湾省搞减租运动、土地改革、水利建设、农业开发。陈诚做这一切,当然是为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逃跑做准备。但客观来说,台湾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努力也确实造福了台湾省人民。
6月1949日,蒋介石正式抵达台湾。第二年,他宣布复职,开始了反攻大陆的梦想。
然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无论张其昀选择的退路有多好,无论陈诚管理的退路有多好,在伟大中国的领导下,新中国站起来了,人民站起来了。台湾省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