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楚。三河滩出土的网坠、鱼骨、鱼钩等渔具(经考证为战国时期的渔具)反映了2400多年前县域就具有开发海洋的渔文化特征。
秦朝时,今天的郡是福建中部的一个郡。
西汉初,属东瓯国。建元三年(公元前138),东瓯王被闽越国围困,郡县一片废墟。元初二年(前85年),位于惠浦县(含温州、台州、丽水),属惠济郡,县域属惠浦县。
东汉建武六年,惠普县并入鄞县,县域隶属鄞县惠普乡。之后沉淀回迪普,建立张安县,以张安县东瓯乡为县界。后分离东瓯乡,设立永宁县,隶属临海县,县域为永宁县。
三国时期属吴国,位于临海县永宁县。
西晋时还是永宁郡,临海郡。
东晋泰宁元年(323年),沿海设永嘉郡;康宁二年(374),乐城县设在永宁,县域属乐城县。
南北朝时期,仍属乐城县管辖。
隋文帝十二年,乐城县并入永嘉县,县域为永嘉县。
唐代武德五年解析永嘉县位于永宁县与乐城县之间,属乐城县。在此期间,有更多的分析,浪费和处置。会昌二年(842),乐城县在县内设刘玉镇。
五代时属吴越国,转属荆水师。侯亮开平二年(908),乐城县改为乐清县。县境内属于乐清县。
北宋年间,县域为温州府乐清县玉环乡的一部分,属两浙路应道军管辖。南宋时,温州府改为瑞安府,郡为瑞安府乐清县玉环乡。
元代仍为乐清县玉环乡。
明初还是乐清县玉环乡。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倭寇扰边,移民来自内地,现楚门港(玄门港)以南玉环岛等地全部废弃。成化十二年(1476),乐清县山门、玉环六镇划归太平县(今温岭市),属台州府(今台州市),县北归太平县,港南则由游民私植。
清初,县北仍为太平县,县南仍为游民私植。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下令撤边海三十里,居民全部迁入。杜鲁门半岛地区也被遗弃了。领地内的池塘坍塌,荒无人烟。清雍正五年,浙江巡抚李伟邀玉环复修。秦准邀沿海居民(多来自温州、台州),报屯田垦荒,复玉环,扩环保产业。雍正六年(1728)创立玉环堂,隶属温州府(今温州市)。至此,玉环开始有了独立的行政体系。
民国元年(1912),街县制,玉环厅改玉环县,属文初路(今温州市)。民国16年(1928),玉环县属省行政督察区管辖。玉环的行政监管区域变动频繁。民国三十七年(1948),该县为浙江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7日,玉环解放。1949年4月14日,玉环县委、玉环县民主政府成立。12年5月,玉环县民主政府变更为玉环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环县又称玉环县,隶属浙江省台州地区(今台州市)。玉环县辖5个区,49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