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历史论文的全集
以正确平和的态度对待历史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这本书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改变了我的历史观:对自己过去的历史有一种温情和尊重的人,至少不会对自己过去的历史有一种极端的虚无主义,至少不会觉得我们站在自己过去历史的最高峰,把我们看成各种罪恶和软弱。这句话是我研究历史的基础和前提,也成为我研究历史的指导思想。
古代历史的繁荣和近代历史的衰落之间的巨大反差,使那段历史上的人和事,产生了强烈的愤慨。但这句话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研究那段历史时的极端态度。它让我们明白,要以平常心对待历史,以正确平和的态度学习那段屈辱的历史。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曾说:“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但不是仇恨。”这种平和的态度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这种态度不是不爱国,而是要把这些痛苦屈辱的历史变成我们未来道路上的垫脚石。
极端的仇恨只会阻碍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过多的主观因素干扰,使我们无法正确认识历史。只有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历史,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历史,更客观地评价历史。
当今社会,我们不应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历史,而应该以平视的眼光仰望历史。不仅对历史如此,对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室主任梅仁义曾说:我们应该避免的是,在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国的时候,就有了“大国心态”。对待历史不应该有“大国心态”。不要以为我们正处于历史的最高峰。这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多角度品味历史
易中天说,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有三个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阅读各种版本的作品。比如正史,野史,各种文献,更是增加了探究历史真相的难度。所以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要专一。我们应该多角度、多角度地看待历史、欣赏历史、理解历史。比如:李鸿章,他是公认的汉奸。这是从历史的角度。但如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难免会对那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前因后果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可能会为他的无奈而感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他身上有哪些品质,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有哪些做法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为他想想,如果我们处在他的位置,我们会怎么做更合适。这不仅是学习和回顾历史,也是预习和讲述人生。如果从多角度品味历史,会得到对历史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得到自己的人生启示。
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人生的困惑,往往可以通过读历史来解决。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让你对历史和自己的历史思想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它将成为你学习历史的路标和基石。建立自己的历史观,并以此影响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让你受益无穷。
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有一个主观的看法,对自己的历史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让我们站在山脚下,心平气和地仰望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