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对传输的信息保密的?

古代的资料大多是书信,使用的秘道是用蜡封。其实仔细想想,除了封得紧紧的,也没别的办法。

密封形式的演变

(1)简牍:简牍是战国至魏晋时期的书写材料,被切割成狭长的竹片和木片,其中竹片称为简牍,木片称为书信或简牍,统称简牍;略宽的长方形木片叫方块;许多简编被称为战略(卷)。竹简印章是指将一个方或策(书)卷起来,用绳子系住,用泥封起来的一种形式。泥封是指带有封条的土块,也称“泥封”:是将绳头或横扎放入有方槽的“木检”内,用泥封好,封作信检,防止擅自拆检。

(2)木牍封:是木牍信的一种密封形式,是指先把字写在木板上,再在木板上盖一块木板,或用两块类似的木板,称为“外板”,两边夹住;木板上刻有三个凹槽,用绳子绑三次,穿过一个方孔把木板绑牢,然后在木板外面用泥土封死,防止擅自拆卸。现在的信封铭文的“封”本来是指用绳子捆绑木简的方式。

以上两种封信形式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时期,但都是用“泥”封的。如果使用密封材料,它们应统称为“粘土密封”。晋代以后,纸帛盛行,竹简的印章逐渐被废除。当然,不需要“泥印”。

(3)棉纸印章:是纸和丝绸盛行时期常见的书信印章形式,广泛用于普通信件和家书。信封由多层薄纸粘贴而成,看起来像当代的直信封。棉纸印章很好用。原意是用棉纸封把信封的上下两部分封起来保护。它也指纸质信封。

(4)蜡封:是防止信封被撕掉的主要密封形式,特别是对机密信件的保护。

密封胶,又称“蜡封”、“密封漆”。松节油、石蜡、焦油、颜料混合加热制成条状,一般为红色或棕红色,也可根据需要制成蓝色、白色等特殊颜色。加热时,它们柔软而有粘性,专门用于密封瓶子和信件。封口时,用烛光点燃蜡,熔化成稠状后立即滴在需要封口的地方,凝固前封口,冷却后留下清晰的封口图案。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拆卸。除此之外,鸡毛的附着上还涂了蜡,防止鸡毛脱落。

密封胶密封是相对于“粘土密封”的一种密封形式。密封胶密封是一种适用于蜡密封条件的密封。为了便于观察和检查,常刻有机构或单位的名称或标志。世博会会徽选择“祥云霍奇印章”是霍奇封闭状态下的特定产品。

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和纸张质量的提高,信封由多层改为单层,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官民之间流行密封胶;民国时期,政府机关使用,民间使用较少。

搜了半天,这张图还是那个样子,官员也就随便看看。说到用蜡封,会提到两件事,一是印章(一般是私封),二是封泥(蜡)。

印章产生于春秋时期,纸发明于汉代。汉代以前的印章是在什么载体上?对于这个问题,明清印论往往避而不谈,语焉不详。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周人用玉玺时,必须印在帛上,不能印在竹上”(见《图布墨子注》)。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理解。在纸发明之前,印章盖在帛书上,后来纸代替帛书作为书写材料,所以印章盖在纸上,这是合乎逻辑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战国秦汉到魏晋,印章主要以泥为载体,泥是印章文字的载体。古代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如《鲁秦时秋石卫片》:“故民在上,印在画上,若抑则方,若抑则圆。”都说老百姓和君王的关系就像泥巴和印章一样。印方印的印章是方的,印圆印的印章是圆的。《淮南子琪素篇》也有同样的记载:“印若抑,则与之恰到好处,与之倾斜。”“憋”就是憋,就是封,“憋”就是土。意思是像在泥上盖章一样,印正印正,印斜。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故巧削形,如印泥,不刻,而写一片芥茉”,说写文章要遣词造句,切合外物之情,犹如在印泥上封一个印,不必刻,两人一点也不欢而散。印章上满是污垢,写得那么清楚。

清代道光年间,在四川和关中出土了一批带有秦汉印章的紫泥,引起了当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兴趣。这种密封的粘土叫什么?古人用它们做什么?没想到,学识渊博的学者却不知所措,不知道说什么好。吴荣光、赵等学者误称其为“篆模”,认为是古代篆刻的母模。后来,戴、刘锡海等人才鉴定它为泥封。直到清末民初,王国维写了《竹简检察室考》一书,论述古代竹简制度和验封方法,才基本解开了泥封之谜。解放后,河南洛阳、呼和浩特、额济纳旗、安徽宁城、长沙等地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了汉代泥印、长沙马王堆汉墓、甘肃寿水金关等一批遗址,发现了古代“泥印盒”,使我们对古代泥印及其使用方法和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95年夏天,Xi北郊汉长安城北向家巷村的农民,发现了一批泥土。Xi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得知消息后,立即动员当地群众向Xi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捐赠了600多件出土泥。随后,Xi文物局在这一带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前后共出土了近2000件泥。据初步考证,这批泥属于秦朝,涵盖官制、地理、祭祀、礼乐、宫廷宦官机构、皇家园林等。这对研究秦代历史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泥封是中国古代用来封竹简、封财物的带有印章的泥块。像印章一样,是一种信物。它的目的是封信。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泥封的记载,如《后汉书·职官志》。少府官员中,有一位宫保,是“纸、笔、墨、大臣之财、泥封之主”。魏宏《汉书·九仪》“皇帝所有的印章都是用紫泥在武都加封的”,后人称圣旨紫泥印或紫泥;李白《玉壶颂》诗中有“凤凰始雨紫泥,皇帝称之为御宴”之言。凤指凤圣旨,即皇帝的圣旨,紫泥是挥之不去的彩封泥,用来封圣旨。这两首诗写的是李白进京请柬和皇帝宴。东莞汉代邓训传:“知教善用青泥封书...背个绿泥,这是上谷的遗风”,就是知道邓训喜欢用绿泥封信,就用车送了一堆绿泥,送到上谷。既然古籍中有很多记载,为什么后人不了解?因为封泥的方法在古代是大家都懂的常识,所以古籍中一般没有注解。隋唐以后,不再使用封泥的方法。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封泥”是什么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泥封主要用于公文、信件的密封。

古代的公文和书信大多写在竹简和木简上。为了保密和防止伪造,它们应该被严密地密封。封法是在竹简外面加一块有小方槽的木板,然后用绳子把它和竹简绑在一起,把绳结放在木槽里,然后在木槽里放一团软泥盖住绳结,再用印章把泥巴盖上。这块有小方槽的木头叫验(后人把带封泥的验称为封箱),整个封箱过程叫验封,加封泥。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汉代金塔县“寿水金关”遗址时,出土了一个“封泥盒”,上面有“居延有为”的印章。如果一份文件有许多竹简,也可以放在一个丝绸袋子里,用绳子绑在嘴上,密封。据《汉书·九仪》记载,东汉时,诸侯上书皇帝,若事、机密“以皂袋封之”。《后汉书·公孙瓒传》载有他抢袁绍的书信,说袁绍“刻金镶玉,以为印封,每次下去都要查,称为圣旨”,指责袁绍私刻玉玺,签发公文时用黑丝口袋封口,称为圣旨。所以古代城市的公文、书信有两种封存方式,一种是直接封存,一种是用口袋封存。

封蜡,又称封蜡,英文名:SEALING WAX。

密封胶(即蜡封,用于密封邮件、文件或机密文件,防止他人打开),

这是一件古老的事情。在古代,人们将融化的蜡滴在重要文件或信件、机密文件、包裹等的封口上。,并用热力给它们盖章,这样任何未经允许打开地图的人都会导致蜡像受损。

公元前3000年,亚述人和埃及人的陶土信件被装在陶土外套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封。

后来,人们把用动物皮和羊皮纸写的信卷成一卷,用窄条(往往取自同一张动物皮)装订起来,用蜡封好。随着纸张的出现,信件被折叠起来,信纸的背面被用来书写姓名、地址和相关的邮寄说明,信纸每一面的封口都用蜡封好。这种做法在欧洲一直持续到65438+1960年代,甚至更晚在世界其他地方。

蜡封的流行

密封胶是形成密封的基本条件,密封是防止密封被拆除的主要保证。有人说蜡是1626年法国人发明的;有人说是中国发明的,11世纪通过印度传入欧洲,很快成为欧洲人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也有人说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5年)用的是蜡封,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卖了40万港币(维基百科,蜡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待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蜡封的印章形式是“泥印”代替竹印和原印的延伸和发展,应在竹印之后使用。换句话说,蜡封应该是在公元二、三世纪的后金时期使用的,显然,说中国人是在1626年发明的已经太晚了。至于中国的发明,传入欧洲,可以考证。但韩、刘邦使用蜡玺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蜡玺之前的“泥玺”也需要印章。不同的是,前者用粘土覆盖,后者用蜡覆盖。久而久之,也有必要称之为“蜡封”。事实上,考察蜡封的现存形式,关键在于了解其在传递密函、保护信息权益方面的历史功绩。

晋代以来,纸帛盛行,蜡封,历史悠久,在各类重要文件、贵重物品、文物出境申请和文物鉴定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国家邮政总局成立,规定信封用红条封口,毛笔书写,加盖印章,蜡封。民国时期虽有变动,但沿袭旧制,广泛用于政府机密文件。法国人用蜡密封,通过蜡的颜色来区分里面的东西。红漆是公文,棕漆是请柬,白漆是结婚庆典。值得注意的是,万国邮政联盟也采用蜡封,规定用于各国有价信件的封口和有价文物的包装。

建国初期,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也用蜡封传递个人档案和重要文件。但随着邮政运行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也为改革机要信函的密封形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蜡封》虽然有严格的保密形式,但强调蜡封其实是“见物不见人”,人品不好。(蜡封)有什么用?特别是用蜡封信太暴露,不能清楚地表明信的性质。同时,蜡封的封口繁琐,被点燃熔化,留下水滴印记,前期模糊,后期淡漠,也导致蜡封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