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简介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东临揭阳市,西接惠州市,北接河源市,南接南海。东西距离132公里,南北距离90公里,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65,438+053,600 (2005年)。居民以汉族为主。第一次看到“汕尾”这个名字,人们往往以为它和汕头在地理上是分开的,其实不然。汕尾原名“山梅”,因“山梅”意为海滩之高,又以海滨风光秀丽著称,故取名“山梅”,与“尾”谐音,后称“山梅”汕尾。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这里曾是船只聚集的地方,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小香港”。汕尾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大自然鬼斧神工,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神、海、沙、石”,各具特色的“湖、岛、湾、岬”,不同的“峰、泉、岩、洞”,反映历史遗迹和革命文物。汕尾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贝雕遗址”之一。

市人民政府设在市区,邮政编码516601。代码:441500。区号:0660。拼音:汕尾。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底,汕尾市户籍总人口64.96万人,总人口315.36万人,同比分别增加13.36万和3.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4.38+0.5654万人,增加654.38+0.22万人;非农业人口1.5882万人,增加2.47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598人/平方公里。(汕尾市统计局)汕尾市常住人口属于2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2%,其他2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0.08%。少数民族中有50人以上的畲族、壮族、侗族,其余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其中,畲族属于乡土世界,居住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罗红村。其余少数民族全部迁入省外,省外移民占绝大多数。汕尾是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行政区域为元海、陆丰。辖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市区,3个办事处,40个镇,10个乡,13个农林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这座城市有近百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汕尾历史悠久。早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海丰沿海地区。公元前221年,海陆丰属于南海县博罗郡。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海丰郡成立,陆丰属东海郡海丰郡。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陆丰县脱离海丰郡。自清初以来,汕尾因其开埠、与海外各国交流、逐渐繁荣,素有“小香港”之称。海陆丰是彭湃烈士的故乡。上世纪20年代,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汕尾市位于粤东沿海,在东经114度54分和北纬16度13分24”之间,北纬22度37分40”和23度38分35”。地势北高南低,南与南海的红海湾、碣石湾接壤;北接河源市,北接紫金县;汕头市以东,与惠来县交界;惠州市在西部,与惠东县接壤。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2.1度。水陆交通便利,广汕公路横贯境内。市区距广州316.5公里,距汕头207公里,距深圳224公里。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仅81英里,到广州、汕头、厦门也十分方便,成为粤西与粤东、香港与内地的重要经济纽带。

汕尾市依山面海,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拥有省内著名的博罗基地、红竹林基地、毛竹基地、对虾基地、原盐出口基地三大基地。渔业和盐业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全市302公里海岸线上有110个渔港和9个海湾。深海渔场面积35万平方公里,鱼类14种,107科,173种。浅海滩涂面积654.38+0.8万亩,适宜对虾、鳗鱼、石斑鱼、牡蛎、江蓠、鲍鱼等海水养殖。盐田总面积1.75万亩,年产原盐6万余吨,是全省主要盐区和最大的原盐出口基地。矿产和水力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93种,主要有锡矿、黄铁矿、高岭土稀土、石英砂、花岗岩、矿泉水等。水力资源装机容量可达143400瓦,尚有6万多瓦未开发。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常见的植被类型有11O,有4o多种,主要有松树、杉木、红锥林。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鹤、山猪、红脚水禽等。旅游资源颇具特色,发展前景广阔。

汕尾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最著名的景点是陆丰县玄武山——观音岭海滨旅游区,以其“灵、海、沙、石”的魅力,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从沿岸的玄武山、观音岭、龟龄岛、德道寺、品澄湖、沙舍滩,到腹地的莲花山、准提阁、上湖温泉,犹如珍珠,串起神奇瑰丽的旅游热线,被誉为粤东旅游的“黄金海岸”,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纪念抗元英雄张士杰、卢秀福保护的岱山,有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范亭,有纪念农民领袖彭湃革命活动的红宫、红场,有、叶挺的碣石湾遗址,各具特色。目前,各大旅游景区已建成一批宾馆、商店,配套设施初具规模,每周为游客提供吃、住、玩、避暑的服务。汕尾半岛酒店

历史的发展

春秋属于南越;战国入楚时称百越,自秦至汉初,汕尾全境属南海博罗郡。汉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岳原属海丰县,隶属东莞县,包括整个汕尾市和惠来、普宁、揭西的部分地区。文帝十一年(591),东关县、梁化县并列为周迅,海丰县改为周迅;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海丰解甲,安陆郡位于东。安陆县原属大安屯(现属陆丰市金奎大镇管辖),现辖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部分地区。直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安陆县被废,海丰县被恢复,仍属周迅管辖。五代十国时期,周迅改为周振,汕尾隶属周振。宋开宝四年(971),在广南东路设立周振,天玺五年(1021),因忌讳赵真亲王(后仁宗)的名字,改周振为徽州,石海峰、博罗、河源、桂山(今惠东)四县属广南。海丰县辖兴县、金锡、杨安、石塘、樊氏、嵇康、坊间、陇西8个首府。元代汕尾属江西广东道徽州道。明代属广东惠州府。清代属广东惠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海丰县东部的樊氏、方廓、嵇康划归陆丰县。县治在东海(今陆丰东海镇),海丰、陆丰两县属徽州府。民国初年属广东省潮汛管辖,19 (1930)属广东省第4行政监察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和陆丰均属粤东江专员公署管辖。1953变更为东行署;1957属于惠阳专员办;1958 12被分配到汕头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9月,属惠阳地区机构管辖。1988 65438+10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行政区域内设立汕尾市,海丰县南部沿海汕尾、红草、马公、东涌、前田、捷胜、遮浪七个镇进行建制镇。陆河县设在陆丰县北部山区的和田、河口、新田、洛溪、水唇、上湖、南湾、东坑等8个镇。1995、经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政府直接管辖,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

1992年底,在该市市区设立前田镇、遮浪镇,建设红海湾经济开发实验区。1995,陆丰所辖华侨农场成立为华侨管理区。以上两个区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上述消息来源)

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汕尾总人口为2453479人;市区409677人,海丰县649412人,陆河县229633人,陆丰市1164767人。

2001年,汕尾市辖1个市辖区和2个县,管理1个县级市;6个街道,47个镇,2个乡,118个居委会,758个村委会。

2002年,汕尾辖1个市辖区和2个县,辖1个县级市。6个街道,47个镇,2个乡,133个居委会,711个村委会。

2005年,汕尾辖1个市辖区和2个县,管理1个县级市。10街道和42个城镇。

[编辑此段]经济概述

如今,汕尾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资源加工业和现代电子工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全市工业总产值1988,比1987增长14.3倍,平均增长28.2%。目前,该市已形成以电子、家具、饮料、服装、制鞋、化工、科技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拥有新力电子工业城等一批投资2.5亿港元的重大工业项目。

如今的汕尾,农业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化进程,建立了粮、林、果、菜、水产、畜牧、蔬菜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新建农副产品流通市场65个,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比例为1998。1994以来,粮食连续五年丰收,被评为全省粮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水产品总值1988,比1987增长2.7倍。目前,我们的林纸一体化项目。该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厂化鲍鱼养殖基地,拥有中国最大的农业外资项目——泰国商业、林业、造纸一体化项目。

经济和贸易日益发展。现在与全国各地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建市以来,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以平均32.9%和34.1%的速度增长。现在有1.489家外资企业,外贸出口1.998亿美元。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建市以来,全市共扩建建设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124个,总面积50万平方米。1988,全市零售总额比1987增长了6倍。到1998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人均货币工资分别是1987年末的4.8倍和4.05倍,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亿元。金融服务网点遍布城乡,金融业务交易方便快捷。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步,改变了过去“路不平、灯不亮、电话不通、饮水不清”的落后局面。交通方面,建成一批地方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里程2165km,交通密度46.1km/km2,实现65438+。新建和扩建两个5000吨级泊位,港口码头吞吐量大幅提升。通信方面,全市电话交换机32万门,比建市前增长22倍。开通移动电话65438+万部,无线寻呼通信终端65438+20万部。到654.38+0.994年底,全市进入邮电通信百强先进城市行列。

能源建设方面,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水电、火电厂,总装机容量654.38+0.4万千瓦,年发电量6.9亿千瓦时。全市日供电量是1987的6.1倍。市政建设发展迅速,从只有三条道路,多为无规划的民房,到一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汕尾大道等27条(段)高等级道路。

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

汕尾市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市之初,城市建设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现在城市建设面积已经达到25平方公里。11年间,市区迅速从一个沿海城镇上升为一个中等规模的沿海城市。一批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在市区和重点城镇拔地而起。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城市居民都住进了漂亮的生活小区,配有功能齐全的购物广场和娱乐设施。农村一大批优雅别致的小平房正在悄然取代过去破旧的农村平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汕尾的交通、通讯、能源、供水、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11年,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从0.6万吨提高到9.5万吨,县城和主要城镇供水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全市年供电量由1.988年的1.5亿千瓦时增加到1.998年的7.3亿千瓦时;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32万门,移动电话65438+万部,无线寻呼用户1.9万户,邮电通信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改建和新建地方公路及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2165.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6.1公里/平方公里,市到县、县到镇、镇到区通行率达到100%。建设一批1000-5000吨级码头。

工业经济欣欣向荣。

汕尾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和加快工业发展。汕尾建市后,以“三资”、“三供”企业和乡镇企业为突破口的工业建设全面开启。自此,汕尾工业进入快速稳定发展期。目前,一批现代工业项目在汕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电子、家电、服装、食品、饮料、制鞋、化工、科技等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1998,全市工业产值103亿元,比1987增长16.8倍。

海洋经济方兴未艾。

汕尾地处粤东沿海,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内河纵横交错,池塘水库密布,各类自然水域面积654.38+0.39万公顷,其中可进行淡水养殖的面积654.38+0.30万公顷。有碣石湾和红海湾两个海湾,海岸线长302公里,大小岛屿92个,岛屿海岸线长45公里,面积2.92平方公里,大陆架内海域面积2.39平方公里,是海上渔船的主要作业场所。10米深等深线有6.96万公顷浅海和滩涂,其中可用于海水养殖的有3.3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211.000公顷。主要海洋经济水产品有20种。海洋渔业是汕尾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全市拥有港口10个,其中汕尾、甲子港为国家外贸口岸、国家一类渔港,碣石、马公港为国家二类渔港。汕尾市海水和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水产养殖的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初具规模,经济实体发展迅速,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形成海水养殖基地20个,淡水养殖基地18个,基地面积2.3万公顷。

海洋捕捞业发展迅速,渔船更新改造等项目年均投资近6543.8+亿元。渔船功率和吨位逐年增加,捕捞技术不断提高,捕捞能力不断提高。

此外,渔港物流设施不断完善,渔港功能进一步完善,为渔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洋综合管理也取得重大突破,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农业经济取得丰硕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汕尾市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特别是1988以来,汕尾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按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建设优质水稻、优质茶叶、优质水果、“两条鱼”(甲鱼、鲍鱼)、牲畜。与1987相比,1988农业总产值增长183.3%,年均增长9.9%。

对外经济发展迅速。

汕尾市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大开放促大发展、大发展促大发展”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让利招商、优惠招商、商务招商、服务招商”,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8,全市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议2164个。外贸出口总额14亿美元,是历年总和的18倍。全市批准设立外资企业1490家,外贸企业38家。130多个出口生产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利用外资的行业从加工业扩展到“三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外贸出口市场从港澳拓展到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了我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汕尾的知名度,促进了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汕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1988建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作出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决策,加强了组织、引导和扶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开放服务体系、简化登记手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放宽限制,提供优质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在汕尾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汕尾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汕尾的个体私营企业从最初的商业饮服业、手工业、资源型加工业,逐步扩展到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和“三高”农业等领域,还延伸到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告、信息等领域,在竞争中规模日益扩大。截止1998年末,工商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3.05万户,注册资本3.64亿元,私营企业1580户,注册资本1006万元,其中注册资本百万元以上私营企业211户。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9.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2.21%,纳税占税收总额的26.1%。经济总量已成为汕尾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汕尾一批大型个体私营企业依托海洋和山地资源创业,特别是发展了“两鱼”养殖特色经济。建市10年来,全市投资4.5亿元开发鲍鱼养殖水体1.7万m3,投资4.3亿元养殖甲鱼,养殖面积293.3公顷。在“二鱼”的生产中,80%以上属于个体和私人成分。此外,海产品加工、山地养殖等个体私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都非常可观。比如目前海藻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备生产能力可以达到6543.8亿元,在国内同行业中是最好的。以建造渔船为主的万聪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2000万元,可建造500多吨渔船,成为汕尾市最大的民营机械制造企业。

许多个体私营企业越来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平和效益,逐步从资源粗加工向科技型、外向型转变,向国外市场和省份进军。相当多的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但不能采用先进技术,使其产品达到国内外水平。比如陆丰甲子海鲜速冻厂,最初只是一个粗放的海鲜加工作坊。近年来,企业加大投入,从美国、日本引进先进设备,采用“高压、真空、快速灭菌”等先进技术,聘请专家担任顾问,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产品远销国外市场。近五年平均年产值6543.8亿多元,年纳税近500万元,年创汇654.38+0257万元。童生鞋厂的运动鞋被指定为第24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专用鞋,机动战士被指定为第26届奥运会中国记者团“唯一指定服装”。华帝山矿泉水成为首届世界女足比赛唯一指定矿泉水饮料,汕尾陆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镍合金玻璃船获得国际汽联OP级帆船技术认证。1996调查显示,汕尾个体私营企业科技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24.7%,科技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2%。1998年6月,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中,已有6户被科技部门认定为科技型企业。

汕尾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拓宽了财政收入。1998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向国家缴纳税款8976.8万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66.5438+0%,其中10多户每年缴纳税款10多万元。广大个体私营业主致富不忘国家和人民,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1998,汕尾个体私营企业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数千万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73万个,其中1996-1998为失业的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过万个,大大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汕尾全球通大厦

[编辑本段]地理和气候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北纬20.27-23.28度,东经114.54-113度之间。东邻揭阳市,与惠来县交界;西部惠州市,西部惠东县;北接河源市,北接紫金县;南海以南,与香港隔海相望。陆地边界南北宽90km,东西宽132km,总面积5271km2(不含东沙群岛1.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93%。大陆海岸线长30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9%。管辖海域有93个岛屿,10个港口,3个海湖。汕尾沿海200米等深线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国土面积的14%。

汕尾地貌区是华夏地台的多旋回造山区,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侏罗纪燕山运动基本奠定了该区现代地貌的轮廓。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事件是喜马拉雅运动,使汕尾地区呈现出断层的和平共处和崩塌,造成侵蚀、开采和堆积,北升南降。后来新构造运动继续上升,使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形成了广阔的花岗岩山地、丘陵和台地。

汕尾的地质时代是上三叠统,然后是侏罗纪的第四纪。岩石主要由花岗岩、砂页岩和第四系冲积砾石组成。经过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型10多种,包括水稻土、南方山区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菜园土、潮土、滨海盐沼土、滨海沙土、石质土等,有40多个土属,70多个土类。

由于褶皱、断层和历次地壳运动的火山隆起的影响,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的复杂地貌。整个地区位于莲花山南麓,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莲花山从福建和广东交界处的铜鼓岭向东南延伸,穿过汕尾的惠阳,到达香港附近的海域。地势北部是高山,山峦重叠。1000米以上高山23座,最高峰莲花山,海拔1337.3m,位于海丰县西北部。中间多丘陵、梯田;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台地和平原。全市山地和丘陵面积比例为,约占总面积的43.7%。

汕尾有洛河、黄江、乌坎河、赤石河四大河流,全长252公里,流域面积361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9.2%。汕尾河水流量大,汛期长。平均径流深约1495 mm,全市年均产水量78亿立方米。汕尾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学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65438±0.8度。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

语言文化

除六合外,常用的海陆丰福佬话(又称海陆丰话)属于闽方言的闽南次方言。海丰和市区口音基本相同,但和陆丰口音不同。六合大部分地区使用客家话,六合以外的部分地区属于粤台客家话新会小片。由于汕尾毗邻珠三角和香港,以及香港电视节目和省内流动人口的影响,当地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都具备粤语交流的能力。文化上,既受到港澳大都市文化的影响,又保持着海陆丰的传统习俗。

戏剧: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

民俗文化:滚地金龙、禄丰皮影戏;

* 5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舞:汕尾渔歌、海丰麒麟舞、钱鼓舞、陆丰皮影戏、和田。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布,汕尾9个项目全部入选。

产品资源

水产、矿产、水力、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

汕尾是广东省著名渔场之一,水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龙虾、膏蟹、鲍鱼、鱿鱼等珍贵水产品种类繁多,渔业产值居全省第一。境内鱼、虾、蟹、贝、藻齐全,渔业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一般有钓鱼价值的鱼有200多种。大量产品有蓝庭参(池鱼)、海鲶(红鱼)、竹鲤、鲶鱼、大眼鲭鱼(鲢鱼)、海参、石斑鱼等。甲壳动物包括南美白对虾和相关的对虾。贝壳有河蚌(牡蛎)、翡翠贻贝、蓝蜈蚣等。藻类包括广东紫菜和鹅掌茶。

主要有花岗岩石、应时玻璃砂、高岭土、黄铁矿、铁、钨、锡、铋、铜、铝、锌、硅石、水晶石等。高岭土储量8000万吨,氧化铝含量4000多万吨。优质石英砂资源更加丰富,储量达2000多万吨,硅含量达98%,具备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莲藕、慈菇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桔、橙等29科42种。路祥橙是汕尾市特有的优良无病种苗材料。

造船、轻工业和手工业发达,鱼钩畅销国外。市区三面环海,临港而立,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拥有亚热带海滨的独特风光和“广东滨海旅游黄金海岸”的美誉。

土特产【汕尾市】海鱼、海盐、龙虾、蟹膏、鲍鱼、鱼钩【陆丰市】海鱼【海丰县】海鱼、海盐【陆河县】柿子、青梅、黄橄榄。

饮食文化

海陆丰一带饮食习惯接近闽南,同时受广州地区影响,逐渐收敛两家之长,各有风味。近年来,它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一种著名的中外美食。潮州菜讲究刀工造型,烹饪技艺擅长炖、焖、烧、煎、蒸、炸、泡。做海鲜,汤和甜菜是最有特色的。味道还算清新,沉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子饼酱、红醋等调料。有风味的名菜有烧鹅、糊锅来、清汤蟹丸、油浸螺蛳丸、绉甜肉、太极芋头等。...

交通环境

运输方式主要是海运和公路。汕尾港是广东东南部主要进出口港口之一,航线可达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深汕高速、广汕公路(324国道)穿城而过。规划中的厦深铁路也在汕尾设站。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6月65438+2月31,汕尾辖1市辖区2县,管理1县级市。10街道和42个城镇。

汕尾面积4838平方公里,人口307万(2003年)。

市区面积421平方公里,人口46万。邮政编码516601。香城路区人民政府。

陆丰面积1681平方公里,人口1.57万。邮政编码516500。市人民政府驻东海街道。

海丰县面积1750平方公里,人口76万。邮政编码516400。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

陆河县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28万。邮政编码516700。县人民政府驻和田镇。

*此处各分部的地理名称截至2005年6月5日至2005年2月5日;面积和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5年),人口截至2003年底。*

[编辑此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