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狐狸是如何从“猛兽”变成“猛兽”的?
说起狐狸精这个词,我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好词,尤其是用在女人身上,简直自动被贴上妖媚和灾难性的标签。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狐狸也占有一席之地。相传狐狸可以修炼,吸取日月精华,然后慢慢化成人形,最后成为一种妖。
有一种说法是,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青山中有一个狐狸洞。当然这是影视虚构,但虚构也有一些历史线索和依据。据说大禹的妻子,涂山的女娇,是狐族,可能是以狐为图腾的氏族后裔。这位被称为九尾白狐的女子也为夏朝的创始人大禹生了一个儿子。此时的狐狸还是一种祥瑞兽,九尾白狐是吉祥的象征,俗话说:“白衣人,我衣也。其,王也。”
因此,狐狸也可以成为人们崇拜的“五仙”之一。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刘闲-蛇,灰仙-老鼠。从魏晋到唐代,推理小说开始产生并流行,狐狸形象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酉阳杂记》和《太平广记》中关于狐狸的故事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能帮助人的好狐狸。另一种是坏的,迷人的,有害的。
知道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是继承了这种认识,有人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一部连载里的狐狸还是没有那么坏?其实狐狸本来就是一种吉祥兽,它的变质是后来小说演绎的结果。俗话说,坏事传千里,关于狐狸魅力的故事越来越多,狐狸的负面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狐狸”这个词被用作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