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仙山的历史
武陵仙山曾是询问潮汕问题的圣地。这里的宗教始于汉唐,盛于明清。在清代,它与贵州的范静和四川的峨眉山齐名。佛、道、儒三教共存于武陵仙山。鼎盛时期,寺庙分布广泛,僧人数百人,香火鼎盛。其真武寺、香山寺、观音阁、田字寺、传祖寺、莲峰寺以及遍布潮汕大道的小寺庙,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的建筑艺术。可惜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毁,现在只剩下香山寺、田字寺正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仍能看透当年的宗教盛况。
清代《酉阳县志》载:“寺中僧数百,住半尺。他们已经开始戒坛好几年了,一直流远流近,奔流不息,香火旺盛,几乎是一种状态。”可惜寺庙被烧了好几次,现在只剩下一个山门。山门上的石对联至今清晰可辨,对联上写着:“玉笋已露于空中瓶;山环明月,是盘碗昙花。”山上有许多稀有的树木,如天空、绿叶和紫杉。现存的香山寺、田字寺主殿和武陵山真武观山门遗址,反映了当年的宗教繁荣。
阿清人张之洞来此,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吾犹爱此山,不以为意。每当我去一个好地方,我就会去禅。”武陵风光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