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历史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唐代历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6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即隋朝(581 ~ 618)至盛唐(618 ~ 755),是中国历史时代的第四个气候变化暖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气候明显偏暖,极端天气现象减少,气候相对湿润,水热结合条件改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依托有利的气候条件,唐初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迅速,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出现了“贞观之治”、“天朝之盛”等繁荣景象。此外,这一时期气候变暖有利于农耕民族(汉族)的发展,而不利于游牧民族(蒙古高原北部的突厥、回鹘、铁勒、契丹等游牧民族),导致农耕区与牧业区分界线北移。唐朝取得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打了无数胜仗,迅速扩张疆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2.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即唐中后期(755 ~ 907年),五代十国时期(894 ~ 979年)是中国历史时代的第四个寒冷期。这一时期气候明显转凉,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气候干燥,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气候变化导致了三大后果:一是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下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剧了社会动荡和阶级矛盾,导致战乱频繁,民族分裂,北方受损严重,人口锐减。“安史之乱”(755 ~ 763)后,唐朝中央政府逐渐失去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控制,逐渐衰落灭亡;二是北方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于是大量人口被迫南迁到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江南、巴蜀、镜湖(今湖南、湖北)、岭南(今广东、广西、海南岛)。一方面导致北方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促进南方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使唐后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第三,寒冷干燥的气候有利于游牧民族,不利于农耕民族,使吐蕃、回纥、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迅速发展。汉人(主要是唐政权)在斗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导致唐朝疆域急剧萎缩,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