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的夏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有多热?
人们不禁要问:后来呢?有多热?
无时不在的高温天气
中国现代最早准确的高温记录是在1942年6月的北京,当时出现了42.6℃的高温,但乾隆八年的温度远远超过了42.6℃。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尔介绍:
7月20-25日,1743,气温最高,平均值高于40℃。25日的气温最高,达到了恐怖的44.4℃,地表温度差不多65℃。乾隆八年,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44.4℃的温度是什么概念?
塔克拉玛干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年最高气温39度,热带泰国年平均气温22℃~32℃。
可能大家对数值温度没有什么真实感受。以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39℃为例。如果人的体温超过39,就可以诊断为高烧,需要去医院急救。
以热带国家泰国为例,年平均气温22℃~32℃。你在泰国看到的每家店都有一个带电源的冰柜,用来储存冰块,提供有冰块的冰水(冰块约占半杯)。没有所谓的保温杯,超市里到处都找不到。相反,你可以看到沿路出售的各种电风扇。
清代乾隆景泰蓝冰箱
其次,极热的天气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乾隆八年的高温天气,从当年六月到次年五月,持续了十一个月。5月,华北许多地方都有干旱的迹象,树木被烧毁。
酷热的天气
极热天气不是现代社会让你足不出户的不公,而是夺走人生命的隐形杀手。高达40度,被杀死的不仅仅是树木,人类要面对的考验更加严峻。
即使在现代科技社会,高温天气导致死亡的案例也很多,大部分都有防护工具和意识,而中国1743的农民没有。
众所周知,地面可以储存热量。这为地球上的生物储存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让生物圈自然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7℃以上,人体消耗的能量和水分会空前增加。相应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在干旱的袭击下,也不可能有足够的产量赶上消费。
“夏天够土气蒸,背朝天烧”是古诗词中同情农民的一句话,却是1743中恐怖场景的真实写照。
整个灾区在高温中变成了大熔炉,从早到晚积累的热量会不断增加它的工资。人们不仅受到强烈的阳光直射,地面上翻滚的热浪也让人难以忍受。
根据记录,仅在7月的14~25天,北京郊区和市区就有11400人因酷热而死亡。
根据当时朝廷的统计,平均每天有近千人死亡,而这还仅仅是在北京地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官员,他们的工作肯定会丢掉,所以这个统计数据肯定有很多水分,真实的数据甚至让人想得很仔细。
这些人,不包括因为高温而失去生计的人,为了生存,开始涌入附近地区。这给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危机。灾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开始极大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仅直隶地区就有265438+万灾民,其他不计其数。
甘龙有效救灾
高温热浪的定义是导致人和动植物无法适应环境的一种天气灾害。由此可见乾隆八年11月的夏天有多恐怖。
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日,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热浪。
乾隆八年,从六月持续到次年五月的高温热浪,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但在乾隆的处置下,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损失降到了最低,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
一是乾隆关注灾情,及时处理。早在安排苏禄使节之前,乾隆就已经认识到灾情的严重性,非常重视对其的治理。六月,灾情初现,乾隆为达到救灾效果,要求做好救灾准备。
当月二十五日,圣旨曰:“如此,先未雨绸缪,近期作补救,济贫宜,反为其所窘。”
七月,准备救灾,乾隆下令从全国调拨粮食,准备充足的救灾物资。命令运粮官“再调拨四十万石,待目前的十万石调拨完毕后再来取”。
11月,救灾正式开始,从11月开始,到明年3月结束。其中,特困的,救济五个月;第二次贫困,救济四个月。
与此同时,刑部、吏部、工部、户部也接到了圣旨:乾隆要求刑部加快办案速度,精简监牢人数,为犯人准备“席子”和“冰汤饵”;
要求吏部暂停考选官员,全力救灾;
兵部奖励,把钱分发给在京百姓“备冰水药防病”;
通知工信部、住建部指导地方救灾工作,调配相关资源和人力。
第二,当地政府反应良好,有效地提供了救灾援助。好的政策和方针需要具体的地方操作和执行,八年的救灾工作也不例外。
灾害发生之初,受灾地区直隶官员召开会议,讨论部署抗旱工作,并形成会议决议《议赈十四条》。
地方官先按《会赈十四条》到灾区,勘察灾情,建库制,使其极度贫困,次贫困。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救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乾隆的授意下,结合地方实际,中央多次向地方拨付更多的赈米,减免受灾地区应付的粮款,甚至允许地方政府廉价行事,调用以前征收的粮款救灾。
最后,在当地挖掘储水设施,提供借苗,及时推动农民补种;从各地遣返难民,积极重建灾区,聚集人口,集中救灾,把灾害范围缩小到当地。
综上所述,这场天灾之所以没有发展成千里曝尸的悲剧,来自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序配合和支持。不仅重视灾情,而且形成了系统的救灾安排,在调粮、救灾、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参考资料:
清朝的记录,救济为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