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这期间除了局部军事冲突,没有发生全球性战争。长期的和平气氛为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各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已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子孙后代应享有的资源环境基本权利。
据统计,全球人口从人类出现到达到1.830亿用了近百万年,从1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加6543.8+0亿所用的时间从30年减少到6543.8+0 5年。目前增长速度加快,总人口已超过67亿。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消耗资源,排放废物。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挖掘和搬运的岩石和土壤总量达到654.38+036亿吨(有人认为达到654.38+076.5438+00亿吨),已经超过了岩石圈表面通过大洋中脊新生成物质的总量(约300亿吨), 并且大大超过了目前每年地表水向海洋输送的岩土总量(约165亿吨),人类建筑面积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 ~ 8%,到21世纪中叶很可能达到15%。 人类活动的垂直深度也在增加。目前高层建筑基础深度可达30m,地下工程可超过100m,矿山工程可达2000~3000m,人工开挖最高边坡已超过600m。此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令人惊叹。到90年代,全球水资源年使用量已达3×1012m3,比300年前增加了35倍。
如此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地下空间资源、水资源,必然带来资源短缺、水盐失衡、岩土变形失稳、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危害已经达到相当于自然变化的数量级;在某些地区,甚至发生了几次自然变化。在许多大规模开发水资源的地区,水文循环的节奏和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干涸,湿地消失。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工程活动,正在刺激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大量废水、废渣、废气的随意排放,是土壤污染、水污染、生态恶化的主要“罪魁祸首”。
可以说,人类目前生活在一个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难频发的地球上。我们的地球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小、更脏、更危险。大自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在加速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其放任自流的活动也在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环境。
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公众强烈要求遏制这些危机,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围绕“人与环境”这一主题召开了各种会议,成立了许多机构,各国也达成了各种协议,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为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联合国的倡导下,65438-0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之后,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环境大会的建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大会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各国政府纷纷响应:①设立官方专门行政机构;②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和严格的立法措施;(3)控制环境污染和各种灾害的技术研究发展迅速;④一些发达国家也发展了环保产业。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摆脱经济落后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困境,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仍然日益严重。有鉴于此,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召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并提出了“IDN-DR计划”。中国还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中国委员会”,积极响应这一行动。
65438年至0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会议非常成功。除了重申1972《人类环境宣言》之外,大会还通过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及若干公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森林原则声明》。我国政府从当代国际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并率先签署了两项公约,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改善中国环境状况的决心。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得到了世界所有国家的赞扬。以此为契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全面启动。大会还总结了近20年来世界环境保护的经验,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引起了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不能在大自然面前为所欲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社会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任何学科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同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也在从事这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环境科学产生了。这门科学虽然还年轻,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其研究范围之广、出版物之多、资料之丰富、学术会议之频繁,都是科学史上少有的。
由于人类环境涉及领域广,影响因素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服务功能多样,有人认为目前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能够对环境领域提供比较完整的阐述。环境科学作为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是多学科交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然而,虽然现代科学的“分”方法在研究人类环境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造成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有限性和片面性。用这种碎片化、片面化的认识来利用和改造统一的、整体的“人类环境系统”,是环境问题的认识论根源。基于此,系统科学为环境科学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系统工程)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标志,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完善,它以其普适性和先进的科学思维,横贯所有科学领域,将现代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对此,俄罗斯学者H.и Rukov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系统科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受系统科学的影响,目前,环境科学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大体系。它要求所有相关学科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中。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分支之间的概念移植、理论渗透、类比推理,还是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和交叉,环境科学向立体、综合、整体发展的趋势已经显露。如果追根溯源,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恶化的背景为环境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而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则用全新的科学方法论武装了环境科学,使其步入现代科学的行列,并带动和影响了各个分支学科的未来发展。
环境地质学是随着环境科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它也经历了与环境科学相似的发展过程。虽然环境地质学在30多年的探索中继承了传统地质学的无数成果和理论精华,但作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它也必须吸收相邻学科的最新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在科学方法论上。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地质学内部分化、重组、组合的产物,而应该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握环境地质学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对学科发展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可能为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完善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