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故事?
清明节中的清明节是什么时候?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春季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经度15度时,将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八大重要节日之一(农历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季至日和除夕),通常在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历史故事是说,在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被流放。在流放途中,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吃的。大家都急得不得了的时候,我把大臣推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公子喝。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被介子推着腿割掉时,他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君主,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即位后,文公一开始奖励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却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抱怨介子推,劝他佩服。然而介子最看不上那些争功的人。他收拾好行李,和母亲悄悄去了绵山。晋文公听了,羞愧难当,亲自带人去问介休,但介休已经离家去绵山了。绵山山高且险,树木茂密。很难找到两个人。有人提供了一个方案,从三面烧绵山,逼一个介子推出去。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哭着说。下葬时,我在一个树洞里发现了一本血书,上面写着:“愿我的主人永远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们爬山祭奠。他发现老柳已死,复活了,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告诉了世人,于是把寒食节后的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郊游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古代称之为春游、寻春等。,即春游,一般也叫“春游”,指的是早春去郊外散步。郊游这一季节性的民间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农耕祭祀这一古老的春节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既有节气,也有节日,清明节的氛围从时间和气象物候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利用扫墓的机会,与家人在山区和农村玩得开心。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历史悠久。清明时节,是春风扬眉吐气、春意盎然的季节。万物含苞待放的时候,去野外郊游早已成为一种习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会一起去郊外赏景。唐宋时期,远足的习俗尤为盛行。据《旧唐书》“大历二年二月,午时,幸昆明池绿。”可见,春游的习俗早已深入人心。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栽植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也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种树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明穿柳插柳的习俗。清明节穿柳插柳有三个传说。第一个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农业的创始人神农,后来发展成祈求长寿的意思。第二个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带领大臣爬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曾经赖以生存的老柳树死而复生,于是给他起了“清明柳”的称号。第三个传说是唐太宗送给大臣一个柳圈,作为驱赶疫情的祝福。
坟墓祖先崇拜
清明节扫墓,意为“扫墓祭”,是对先人“对时间思想的尊重”。祭祀祖先是一种缅怀祖先的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在广东英德清塘遗址发现了一万年前的古墓。据AMS测定,年代约为13500年前,是中国最早的葬式墓,表明岭南先民在10000多年前就有了明确的埋葬行为和习俗意识。
扫墓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清明节是祭奠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孝心和向往。根据祭祀地点的不同,清明节可分为墓祭和祠堂祭祀。墓祭是最常见的,清明祭祀的特点是墓祭。清明祭祀之所以叫扫墓,主要是因为扫墓的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祀,也叫庙会祭祀,是指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里先祭拜祖先,祭祀结束后再开会聚餐。这种祭祀是族人团聚的一种方式。
清明节前后,各地有差异。在清明节,按照习俗,我们通常在清明节早上出发去扫墓。各地祭青的方式或项目各不相同。常见的做法包括两部分: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悬挂纸钱,供奉祭品。扫墓的时候,应该先把坟整修一下。主要方法是除杂草,培新土,然后磕头拜。一方面,这种行为可以表达祭祀者的孝心和对祖先的关爱。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中,先人的坟墓与后代的兴衰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修墓是不可忽视的纪念内容。祭品以食物为主,各地品种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可以根据祭祀的经济能力带出去的美食,或者是时令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