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服饰的背景
唐代是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封建文化灿烂的时代。唐朝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混乱分裂的状态,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对外贸易交易发达,生产力大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尤其是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时,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吸收了印度和伊朗文化,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从壁画、石雕、雕塑、书籍、绘画、丝绸刺绣、陶俑、服饰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繁荣。
隋唐时期,中国服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双轨制。在大型祭祀场合穿汉服。在平时,唐朝的官服是胡服(鲜卑服)制。
到了唐代,全国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也越来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衫的统一。在女性中,有一种袒胸露臂的形象。永泰公主墓东墙壁画上,有一幅唐代女子的形象,高髻,赤膊,红绫肩,黄色短袖上衣,绿色拖地长裙,腰间垂着红带,从而对“粉胸半隐嫌暗雪”和“坐时穿细草,即行裙扫梅花”有了更生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