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有哪些珍贵的价值?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的马布日山上。“布达拉”是梵语(古印度语)音译,译为“普陀罗”,原指观音菩萨居住的岛屿。因此,拉萨布达拉宫被称为“第二普陀罗山”。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即藏布第三十三代松赞干布时期。海拔3700多米,占地面积3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438+3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115.7米,共13层,包括宫殿、佛塔、佛寺、讲堂、寺院、院落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布达拉宫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文化宝库,是一个壮丽的艺术世界。宫殿内有数万幅精美的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展现了人类的起源、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表达宗教神话和佛经的故事;还有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生活内容。壁画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精华,技法精细,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厅、殿、廊等处都绘有壁画。仅西厅二楼走廊就有690幅壁画。布达拉宫有数万件文物,包括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雕塑和唐卡(卷轴画),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手工艺品,如陶瓷、玉器、金银、宗教器具、经幡、檐篷和帷幔。还有大量的典籍,涵盖天文、医学、技术、生产、历史、佛经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和管理。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年来,国家拨出巨资进行日常维护,又从1989到1994集中维护了五年。现在布达拉宫以更加宏伟的面貌屹立在雄伟的红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