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祖宗”:裕昌楼在哪里?

相信听过土楼文化的人都会知道,土楼最古老最古老的祖先是裕昌楼。虽然特点是东倒西歪,但依然屹立在福建。那么问题来了:裕昌大厦在哪里?怎么才能看到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裕昌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沭阳镇下坂村,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是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大的圆形建筑。为5层,层高18,2m,每层54间,共270间,占地面积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m,土木结构,走廊式圆形建筑;首层墙厚1,8米,逐层递减10 cm。楼里的墙都是用杉木砌的。坐西朝东,坐莲点为观音。

裕昌楼,建于1308,福建土楼。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裕昌大厦是早期股份制的产物,由刘、罗、张、唐、范共同投资。共五层18,2米,269个房间。整个建筑有五个楼梯,分为五个卦。底层厨房有22口井,是福建井最多的土楼。楼内院落中央有一座单层圆形祠堂。大殿前有鹅卵石铺成的阴阳八卦,分为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裕昌楼最显著的特点是立柱交错,最大倾斜度为15。它看起来摇摇欲坠,却经受住了700年的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依然亲密如故,成为古代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裕昌楼的第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一些柱子向左右倾斜。经过风霜雨雪,三楼和四楼的回廊柱向一个方向倾斜(顺时针),五楼的回廊柱向另一个方向倾斜(逆时针),最大倾斜度为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来,他们就会砰的一声倒下。然而,裕昌大厦自600多年前建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无数风暴。所以称之为“东斜西斜”,裕昌楼有七百年来东斜西斜的说法。

裕昌大厦的第二个看点是五行路的造型。裕昌楼初,刘、罗、张、唐、范五姓人共筑而居。因此,整个建筑被设计成五个不同房间数量的卦,大卦13,小卦9,每个卦有一个楼梯,外墙有五个了望塔。五姓家庭五层结构,五单元五行,体现了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裕昌楼的第三个看点,在楼里。裕昌楼和田螺坑的土楼不一样。祠堂并不在大门对面的土楼一楼,而是在大院中央建了一个单层祠堂。

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是西门,喜事、祈福者可通过此门进出;左边是生命之门,祈祷孩子平安,做点什么,才能进出;右边是死门,丧礼可以从这里进出。祠堂前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圈,按照金木的火、水、土分为五个方块。他们有不同的形状,看起来很好。

裕昌楼的第四个景点是水井。裕昌楼除了大天井,后半楼每家每户的一楼厨房都有一口井,大约1,深5米,直径06米左右。井水清澈见底,满满的,用勺子就能伸手取水。裕昌楼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楼内有18户110人居住。

裕昌楼的第五个看点是楼层设计。裕昌楼共五层,第一层为厨房,第二层为粮仓,第三层为老人,第四层为年轻人,第五层为棺材。

历史

圆形的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始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由刘、罗、张、唐、范四人合建。所以整栋楼分为五个不同数字的卦,每个卦都有楼梯,每家一卦。该建筑为五层结构,每层有54个大小相同的斧形房间,底层有一个厨房。每个厨房都有一口井,井深1m,宽0m和5m。井水干净甘甜,拿起瓢伸手就能打水。

楼内院落中央有一座单层圆形祠堂。祠堂前的庭院用鹅卵石铺成,分为五个方块,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的木柱就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上去摇摇欲坠,但却经受住了数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今天依然如此。

结论作为古代民居建筑的活标本,吸引了无数游客一睹其风采。它是土楼中不朽的神话,是值得我们了解其历史的伟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