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的银行历史

汇丰银行是海外最大的英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部设在香港。1865正式开业。同年4月,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到80年代末,全国共有14家分店,分店分布在奉天(今沈阳)、哈尔滨和东北的大连。当初的实收资本是250万港币。后来陆续增资,1920达到2000万港币。资金非常充裕,历年积累资金已达7000万港元。根据不平等条约,银行在中国发行了两种银行券,即“银元券”和“银券”,在香港、广州和上海流通。它在中国大举投资铁路建设和矿业,联合怡和、太古、亚洲、中英等英国十大在华企业的资本,在中国开设了大量工厂。到1902,英国商人通过汇丰银行和麦格理银行在中国的投资达到150万美元。汇丰银行占清政府所借外债的70%,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外汇牌价、关税、盐税的保管权。

1915 15年2月,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成立,地址在水道街(现道里区赵霖街37号),资本125万港元,1930年增至300万港元。迟师傅校长。有22名职员。银行成立前,英国在哈尔滨的经济势力已占据重要地位,包括30多家食品出口商、烟草、机械进口商、石化工业品供应商、日用杂货商、投资和保险公司。汇丰银行每年的融资额为4000-5000万英镑,有力地支持了这些英国商人向哈尔滨及东北地区大量进口英国商品,向东北地区出口大豆、毛皮、肉类等当地产品。

汇丰银行还垄断了哈尔滨的进出口贸易,以低于中国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的利率提供贷款。1923年,朝鲜银行月息1,正金银行银行月息1.3,东洋拓志金融公司月息1.5,此行为8-9%,并专门与哈尔滨大型工商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扩大经济势力。该行向纽约、伦敦、上海、天津等中外主要商埠汇款,还办理小额现钞买卖和过账,并向中国人和华侨提供房产抵押贷款,数额不大。

1929之前,汇丰资金雄厚,信誉良好。1929之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英国和商业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业务不景气。汇丰银行的经营状况正在逐渐下滑。

1931日本入侵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汇丰失去了在中国的特权,伪政府对其控制严密,经营状况更加下滑。

1939中,该行存款235.9万元,占1935的59%,贷款80.4万元,仅占1935的10%。过去的繁荣消失了。

1941太平洋战争前夕,分店关门。

2011,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的设立已获批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黄碧表示,哈尔滨分行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开业。汇丰哈尔滨银行将落户哈南工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