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黄祖洽?

黄祖洽

黄祖洽(1924.10.2—2014 . 9 . 7),男,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学家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物理学报》主编。

黄祖查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与和领导原子弹理论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和其他科学试验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润湿相变理论以及随机系统中噪声的影响也做了大量的研究。198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文名:黄祖洽。

别名:笔名石水、元伦、黄祖。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24 10.02。

死亡日期:2065438+2004年9月7日3点+01点。

职业:核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

代表作:运输理论

头衔:教授

角色的生活

1924 10 10月2日,黄祖出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迪庆曾在司法领域工作,后来当了中学老师,母亲张孝友则做家务。

1937年,黄祖洽从湘潭一中毕业后,回到长沙上中学。暑假,我听从父亲的命令,去南京上了中央大学附属五年制中学。因为“七七事变”,尚未入学的不得不离开宁,回到长沙,就读于江西九江中学。

1943高中毕业后,按照江西省教育厅的规定,毕业前到赣县夏令营军训一个月。夏令营集训期间,中正大学、广西大学、厦门大学联合在营招生,黄祖刚参加考试被录取。

1944考入国立西南联大物理系。

1948毕业,找不到工作,在王竹溪的建议下,我报考了刚回国的钱三强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研究生。进入清华研究院后,黄祖洽先是跟随钱三强学习核乳胶,一年后又跟随彭焕武学习理论物理。

1950硕士毕业后,黄祖洽离开清华校园,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工作。

1953年初,根据钱三强的部署,黄祖洽开始从事核反应堆的理论研究,并担任理论部副主任。副主任邓稼先、于敏等人负责最基础、最关键的方程推导和设计工作。

1955年,黄祖洽随“热工实习组”出访苏联。期间,他用两种方法计算临界尺寸,发现临界尺寸可以放56个零件,但苏联原设计书给出的数据是63个,高出10%以上。1958年,在我国实际反应堆的临界启动过程中,发现黄祖洽的“56”临界尺寸结论是正确的。

1960年,黄祖洽被任命为“轻核理论组”组长,率先开展了氢弹的理论预研。为了加强原子弹氢弹预研工作的联系,他接受了安排,把自己一半的时间分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因此,黄祖洽成为中国唯一同时参与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工作人员。

1965年与“轻核理论”组一起调到核工业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任副所长(后改为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理论突破,领导部分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

1969年,黄祖洽领导设计了新型氢弹后,被送到河南上蔡县五七干校“学习改造”。

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0,“两弹一星”研究工作基本取得突破。黄祖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4年后被任命为名誉所长。

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

1983至今任《物理学报》及其海外版主编。

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作为《中子和稀释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的第一作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

1996,获贺亮合力科技进步奖。

2000年后,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党员”。

2011年9月7日凌晨3点,黄祖洽去世,享年90岁。

字符贡献

核反应堆

黄祖洽研究了输运理论中无限黑柱情况下的Milne问题,利用球谐函数展开法得到了它的P5阶近似解。l955年底至1956年中期,在参与苏联援建的中国重水堆理论设计的同时,他结合复杂堆结构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了非均匀性对堆内中子输运的影响,发现结果与苏联提供的设计中给出的临界尺寸数据有出入。后来,在反应堆启动时的临界实验中,黄祖洽的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证实。1958参与并领导了核潜艇用压水堆的初步理论设计。后来参与并组织了石墨堆和组件堆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热核弹爆炸

在研究核弹特别是热核弹爆炸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时,黄祖洽认为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包含轻核、重核、电子、中子和光子等粒子的混合系统,不能遵循气体分子运动理论中常用的尼尔斯玻尔兹曼方程,而必须加以推广,使该方程能正确反映粒子间可能发生各种反应的事实。1961年,他做了《论反应粒子混合系统的运动理论》,写下了包括多体相互作用和反应在内的运动理论的广义方程组。基于这些方程,导出了辐射流体动力学方程和中子反应动力学方程。后者是核弹理论研究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方程之一。

热核反应

在高温高压热核反应系统的研究中,黄祖洽从广义运动论方程出发,分别有条件地处理带电粒子(轻核和电子)的运动和中子在系统中的输运。在一级近似下,带电粒子被视为在任何时刻都处于局域热平衡状态,然后计算了介质的流体运动和系统中轻核的热运动对中子源、中子吸收和中子散射等中子输运方程的影响。

临界安全

为了保证核燃料生产加工中的临界安全,二机部成立了临界安全小组进行研究。彭焕武和黄祖洽先后担任组长。黄祖洽用中子输运理论解决了核工业生产中的一些重大安全问题。在1965中,为了满足临界安全性能快速估算的需要,他写了一篇论文《铀水系统安全质量的简易估算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估算铀水系统(或铀与其他含氢介质的均匀混合系统)的“安全质量”的简单方法,即不会引起临界安全事故的铀-235的质量。1966年,黄祖洽带领临界安全小组部分成员在详细了解了某燃料生产厂的生产流程后,提出了一系列确保临界安全的措施,并制定了操作规程,已由二机部正式形成文件并付诸实施。

运输理论

1982之后,黄祖洽指导博士生丁鄂江研究稀有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发现niels bohr Zmann方程可以在速度变量对应的Fourier空间中用奇异摄动法求解,并在小Knudsen数的展开中找到消除持续项的方法,从而解决了niels bohr Zmann方程求解时难以消除持续项的历史难题。此外,这种方法导致纳维尔-斯托克斯流体动力学方程在所有层次的近似,而不是Burnett方程与物理问题。原则上,他们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非平衡系统中随时间的弛豫行为。

主要论文

论文

1,黄祖洽,氟化氢分子的一种计算,物理学报8(1951)57。

2.彭焕武,黄祖洽,应用胡鲁登变分法确定核子和核子散射的相位,物理学报8(1951)150。

3.黄祖洽,论中子在两种介质中的减速,《物理学报》14(1958)153。

4.黄祖洽,中国重水反应堆的临界尺寸和反应性,德累斯顿国际反应堆会议,德累斯顿,民主德国(1960)。

5.黄祖洽,反应粒子混合系统运动理论,原子能科技文献,物理004,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61)。

6.黄祖洽,光介质中的中子慢化,原子能科学与技术文献,物理学003,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61)。

7.黄祖洽,中子在ALU系统中的增殖、减速和扩散及相关问题:ⅰ。简化稳态模型和三群处理,原子能科技文献,物理学019,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62)。

8.黄祖洽,铀水介质中的中子慢化长度,原子能三号(1965)198。

9.黄祖洽,高速运动介质中中子输运的新处理方法,北师大学报第3期(1981)37。

10,丁鄂江,黄祖洽,玻尔兹曼方程的奇摄动解::ⅰ。正规解,物理学报34(1985)65。

11,褚惠龙,黄祖洽,体心立方金属中空位的迁移规律,物理学报36(1987)1122。

12,吕燕楠,黄祖洽,H2Xσ G-H2Eσ G体系的相互作用,物理学报,38(1989)150。

13,严松,丁鄂江,黄祖洽,混合流体的浸润相变(ⅳ)二元体系浸润相变的临界特性,物理学报,41(1992)1647。

14,黄祖洽,丁格江,渗透相变及相关问题,物理24(1995)651-654。

15,张树东,黄祖洽,地震理论研究和地震预报中的若干问题,物理学,26(1997)418-423。

16,李景辉,黄祖洽,王存玉,岩板顺层边坡与直坡演化中的随机共振与混沌,物理学报,47(1998)382-390。

17,应阳君,黄祖洽,细胞钙振荡对周期信号的响应与细胞间同步,第18卷,第5期(2001)412-421。

工作

1,黄祖洽译,经典场论,科学出版社(1958)。

2.由黄祖洽(笔名“秀水”)译,《热中子核反应堆理论》,科学出版社(1958)。

3.黄祖洽,《核反应堆动力学基础》,原子能出版社(1983)。

4.黄祖洽,丁鄂江,运输理论,科学出版社(1987)。

5.黄祖洽,丁鄂江,表面渗透和渗透相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黄祖洽,黄祖洽文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黄祖洽,《三国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黄祖洽,《现代物理学前沿讲座选编》,科学出版社(2007)。

人物轶事

求学生涯

受家庭书籍的影响,黄祖洽有着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在他考上长沙对泽中学一年半后,侵华日军逼近湖南。长沙大火后,黄祖洽离开家乡到了江西河口(今潜山县),进入九江中学,九江中学当时也迁到了河口。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侵略中国的年代,黄祖洽度过了他的青春期。国家的艰苦和家庭的贫困使他从小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艰苦生活的磨砺又使他养成了面对困难不服输、不信邪、靠自己奋斗的倔强性格。高中的时候,每周的作业一个晚上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自学了。

1943年夏天高中毕业后,黄祖洽独自一人离开江西前往大陆。途中几经波折,还在西昌当了半年小学老师。第二年到昆明,考入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物理系。两年后,国立西南联大结束,他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在大学里,黄祖洽接受了许多知识渊博的教授的直接指导和热情鼓励。比如教微积分的程,教高等代数的蒋硕民,教电磁学和物质论的叶,教力学和热力学的王竹溪,都给了他很深的关怀和实际的帮助,尤其是王竹溪,不仅介绍他读一些数学和物理的名著,还批改他的习题,假期教他法语。有一段时间,黄祖洽患有消化不良,学校食堂的食物很差,以至于腹泻一直存在。王竹溪得知他的病情后,每天请他到家里吃饭,并让妻子给他做了一个多月好吃易消化的软食,直到他康复。在这些严格而和蔼的教授们的指导下,黄祖洽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进入了现代物理学的殿堂。

文艺少年

黄祖洽出版的一本名为《三杂记》的书收录了他在中学时写的《青少年十篇随笔》。这些作文都来自60多年前的两本作文书,由黄祖洽的母亲保管和珍藏,最后在去世前交给了他。

从《月夜》的标题来看,爱国重于自爱,而论建立心理国防的重要性,黄祖洽这个关注世界的年轻人已经跃然纸上。

在作文本上,看过一篇名为《读了的小花园赋书》的文章,语文老师写了这样一段评语:“一炉散尽,文与情皆胜。让吉生专攻文学,不难出人头地。希望如此!”

“吉生”是黄祖洽的字,老师建议他专攻文学,期望很高。然而,开始展现写作技巧的黄祖洽实际上对科学更感兴趣,尤其是物理。

车祸婚姻

8月27日,1950,黄祖洽回到清华校园和他来自清华的同学一起玩。在回家的路上,当骑行在海淀西街时,黄祖洽被一辆从后面驶来的汽车撞了,脑震荡,晕倒在地。黄祖洽在医院病房里昏迷了两个多星期。在康复期间,黄祖洽学会了编织,他的伤也逐渐恢复了。当时有几个女青年是大学毕业后新分配的。他们都同情黄祖洽,尤其是一个名叫张允贞的女人。她正派、认真、善良、乐于助人。她的家在北京,她经常在家做一些食物,如酱牛肉,以增加黄祖洽的营养。黄祖洽经常和她交谈,并帮助她学习俄语。渐渐地,他们彼此产生了好感,成了朋友和恋人。1952结尾,两人成为终身伴侣。

张允贞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她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她过去研究原子能化学。1984开始参与《当代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刊》卷的编辑工作,改任编辑。他们总共有三个孩子。

半导体研究

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原子能研究所根据领导的指示成立了“轻核理论组”,黄祖洽带领十几个年轻人进行氢弹的预研工作。不久后,为了加强原子弹和氢弹预研之间的联系,黄祖洽被要求花一半时间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他一方面参与设计原子弹研制所需的“状态方程”,一方面继续参与氢弹预研。

由此,黄祖洽得到了一个“半导体”的绰号——根据保密要求,他在原子能研究所的工作成果可以提供给核武器研究所,以促进他们的工作;但是,核武器研制原子弹的事情,一定不能向外界透露。

文革经历

1969期间,“文革”造成的混乱越来越严重,核武器研究所也进入了工业和军事宣传队,知识分子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黄祖洽也只是领导设计了一种型号的氢弹并将设计方案提交给生产部门,就被送到了河南上蔡县的一所“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黄祖洽带着豁达乐观的精神度过了那些年。在“干校”,他从事各种劳动:播种收割高粱、收割小麦、种菜、养猪等。,甚至当过建筑工人。虽然他身体疲惫,但他紧张的思维很少放松。经过两年多的“干校”生活,他的血压已经恢复正常。

老师是深情的。

1948年,黄祖洽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在清华任教的王竹溪先生告诉,钱三强即将从美国回来,并建议他在钱报考研究生。因此,黄祖洽在钱三强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和工作。同时,钱三强发现黄祖洽有很好的物理学理论基础,适合从事理论研究,于是向彭焕武推荐了黄祖洽作为研究生。从此,黄祖洽和彭焕武结下了师生情,并逐渐成为终生好友。

晚年,他们经常一起散步,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彭焕武留下一首诗“二十月师徒,多年战友,一有机会就同行”。

第二荣耀

黄祖洽是“他一生中的两大荣耀”。他一方面是中国核反应堆工程和核武器设计的奠基人,一方面手握教鞭为中国理论物理培养接班人。黄祖洽自题诗《蜀怀》中有两行:“杏坛两三子舞舞”。谈及给学生上课,黄祖洽说:“每上完一节课,看到学生紧皱的眉头解开,眼中的疑惑也就消失了。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闻到空气中浓厚的学术气息,我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年过八旬的黄祖洽,也是120多人教的本科。多年来,黄祖洽多次被评为北师大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还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

不后悔

如果他不在大学工作,黄祖洽可能会获得“两弹一星”奖章,并错过这一荣誉。你觉得后悔吗?当黄祖洽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是:“我这样做不是因为我可以成为英雄。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个人的兴趣。”

2014年9月7日,黄祖洽逝世,他被评为“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

性格评估

老黄(黄祖洽)会为他对中华民族世界地位的确立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和欣慰。(物理学家杨振宁)

黄祖洽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物理学家李政道)

祖洽同志是中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科学家朱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