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代逆水行舟的一个例子

王莽建立的新朝,王莽信奉儒家。他认为,只有当世界恢复到孔子宣称“礼崩乐坏”之前的礼治时代,才有可能实现政治的完整与和谐。因此,王莽称帝后,试图通过复古西周的礼制来实现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于是他模仿周朝的制度开始实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复古,很多与实际情况相悖,实施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经过激烈的反对,他们试图通过严酷的法律来强制执行,以至于无数的总督、官员甚至平民百姓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受到重罪处罚,加剧了社会动荡。百姓先苦后利,政策不断变化,让百姓的官员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天下所有权贵百姓的不满。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海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他胁迫羌人“捐”出青海湖周围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中国现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结合起来,组成整个“四海”。为了让这片荒地看起来像一个县,必须强制移民,所以增加了五十条法律,增加了数千个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对于这个西海县,王莽引来了最初的不满。他把投降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西南夷的诸侯统治者,由原来的“王”降为“侯”。还收复并消灭了“匈奴单于Xi”,授予“新匈奴单于Xi”;连匈奴单于都改成了“降服奴才”,高句丽改名为“下句李”;所以各民族都拒绝臣服于新王朝。王莽主动挑起不必要的争端,贸然决定动武,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导致数十万军队长期被困边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引发无休止的边境战争。

王莽改制时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比如“王天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按井田制重新分配。王莽立即消灭土地兼并的意图一开始并不好,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注定了它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