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文峰塔的历史与结构
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位于古城安阳的西北角。建于周文顺二年(952),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故原名天宁寺塔。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张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建天宁寺塔。他认为宝塔与南面的夫子庙(在安阳市西大街小学现校)遥相呼应,两者都能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于是他在宝塔门横额上题写了“文峰松秀”四个大字,于是将宝塔命名为“文峰塔”,沿用至今。
文峰塔是仿照宝塔建造的。因为宝塔建了一座寺庙,所以被称为“五福寺”。相传建庙时,出现了五只大蝙蝠,大如车轮。还有一个传说是有五只红蝙蝠在文峰塔上筑巢,所以这座塔被命名为五福寺,这是另一个神话。岁月侵蚀,五福寺早已被毁,而文峰塔几经修缮得以保存。这一切,六朝医院里的古松是最权威的见证人。文峰塔大修于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上一次饭修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只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应急维修。30年来,文峰塔主体结构虽然还不错,但屋顶和栏杆破损,很多鸟在里面筑巢,对塔的保护也有一定影响。建国后经过两次修缮,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是我市现存最大的风水建筑,现为南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登高远眺南通全城,文峰塔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市文联、书画院、美术馆都在此。近十年来,文峰周围又增加了一座颇具特色的四合院式建筑,叫文峰塔。2005年9月,南通博物苑百年庆典暨中国博物馆百年庆典在南通举行。因此,市政府专门拨款654.38+0万余元,对明代文物文峰塔进行大规模维修,重现其雄伟面貌。文峰塔照明工程根据塔的建筑和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分为屋顶照明、檐口转角照明和墙面照明三部分。其中,顶部屋顶由安装在两角之间屋檐上的白色投射灯照明,下面楼层的屋顶由安装在前面栏杆底部的白色投射灯照明。每层楼的屋檐和角落,都由安装在这层楼额头的黄色角灯照明。整个照明工程纳入濠河景区集中照明控制系统,文峰塔也将成为濠河东南面最美的风景。现在,登塔远眺,濠河波光粼粼,街道熙熙攘攘,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左图:新装修的文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