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是什么乐器,现在还在流通吗?

现在还在流传

雅: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原名“阚侯”或“孔侯”。文献中有“卧雅”、“竖雅”、“丰寿雅”三种造型。高雅源远流长,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和清亮,表现力强。在古代,除了宫廷音乐之外,还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东汉时期,从波斯(今伊朗)传入中国的是一种喇叭形竖琴,又称竖琴。为避免与汉族混淆,称之为竖婀娜,或“胡婀娜”。

文献记载:东晋时,天竺(今印度)将这种竖舞献给了梁倩政权。

垂直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亚述、巴比伦、埃及、希腊和其他非常流行的乐器,称为竖琴。现在,虽然古代没有实物,但汉魏时期的壁画中有很多弹琴的人像,比如敦煌莫高窟第436438+0窟的竖琴,就和亚述浮雕上看到的竖琴一模一样。

竖向的婀娜造型就像半拱起的背,弯曲的共鸣槽。它设置在向上弯曲的弯曲木头上,并具有脚柱和肋。20多根琴弦绷在手臂上,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侧同时弹奏。所以在唐代,人们把弹婉约叫婉约,也叫“持婉约”。《通典》记载:“汉高祖堂堂正正是好事,乐虎也是好事。琴身长而弯曲,有22根弦,垂直抱在怀中,双手合奏,俗称‘破’”。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有23,22,16,7竖弦。

在古代皇家音乐中,竖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演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因为它有弦阵,不仅能演奏旋律,还能演奏和弦,无论是独奏还是伴奏都比其他乐器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已经是竖琴卧琴了。汉代,卧榻作为“中国郑声”的代表乐器被收入《尚青乐》。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以水为奏。它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还传播到中国东北和朝鲜。这种乐器在汉代很流行,经常用在诗词中。比如韩乐府写的《古诗为妻》,有“织十三术,裁十四术,奏十五术,诵十六术”。

《史记》:“于是我到塞南越国为太乙和侯迪祈福,开始用乐舞作歌,并自制二十五弦,候竖琴,从此乐器。”唐代杜佑《通典》记载,乐“汉武帝令乐师候调,使殿太一。或者被云笼罩。它的声音应该是一个节日,叫做阚侯。.....古语说,一个人要跟着琴系走。今依其形,似小器,有七弦,可弹拨,似琵琶也。”是七弦琴的一种,类似于七弦琴,但它长长的共鸣音箱面板有琵琶的味道,这是七弦琴和七弦琴在造型上的主要区别。辽宁集安(今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演奏的乐器是卧。

隋唐时期曾在高丽音乐中使用沃奏,但在中国逐渐失传,宋以后失传。但在朝鲜流传下来,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良,成为了今天的宣琴。在日本,是从当时的百济国传入的(韩国和百济都是古朝鲜名),称为百济。

东晋初年,凤首由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丕的《雅赋》诗中描述为“龙有凤形,色金黄,有绿藻”。据知是以凤首命名的。

凤首的形状与竖琴相似,其音箱位于横木的下部,呈船形,而向上弯曲的木条则设有或起到拉紧琴弦的作用。歌颈处刻有凤首,正如《阅唐书》所记:凤首摇曳,有似蹲之物。杜佑总典:凤首摇,头有蹲。无论有没有图像,我们都可以在敦煌壁书中看到。今天,新疆基齐尔古洞第38窟金代思维菩萨演奏的乐器是凤首。

隋唐时期,天竺音乐、郭汜音乐和高丽音乐中使用了冯寿。在唐德宗(78O~805),它也从齐国(今缅甸)传入冯寿。这是一种带挂毯的凤头竖琴,至今仍在缅甸流传,称为“桑克”或“弯竖琴”,又称“缅甸竖琴”。在中国,凤首在明朝以后就失传了。

80年代初,沈阳音乐学院张琨设计、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制造了一个新品种——燕珠雅。在1981 ~ 1984中,我们先后设计制作了七音、全音燕竹。

秋艳借鉴竖琴的排弦设计,吸收了韩启华(沈阳乐器厂)的“双弦振动”的结构原理。共鸣箱为立体双面琵琶形,72弦(两弦谐音),按c大调音阶排列,音域从A1到A3,达到5。最适合独奏、合奏,为歌曲、舞蹈等乐器伴奏或加入民族管弦乐队。《燕竹雅》是中国民族乐器改革的一部成功之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乐器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1981 ~ 1984中,我们先后设计制作了七音、全音燕竹。完全移调的秋艳是一种大型弦乐器,高2米,宽90厘米,重42公斤。双排88根尼龙弦,音域从BB2 ~ "# C4到六个八度两个音。移调后,音阶与音程关系准确,性能优越。它既能演奏古今民族音乐,也能演奏所有竖琴音乐。因为左右两排弦同度,等于两把竖琴。弹奏泛音的效果尤其显著。它的揉、滑、按、振等声音,能完美地表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是古代的蛐蛐和现代的竖琴所不能解决的。还能同时演奏出音色最优美的中音旋律和伴奏,这是目前其他乐器无法做到的。

/China ABC/chapter 23/chapter 230108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