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拉想法的总结
心灵主义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他的教学思想影响很大。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观念的世界”和“现象的世界”组成。观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人类感官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只是观念世界的一个淡淡的影子,是由现象组成的,每个现象都因时间、空间等因素而呈现出暂时的变化。基于此,柏拉图提出了唯心主义和回忆的认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为了具有普遍性,任何哲学都必须包括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理论。柏拉图试图把握关于个人和自然的永恒真理,因此他发展了一种适合并服从于他的政治和神学观点的自然哲学。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构成这些有形的东西的形式或观念是永恒的。柏拉图指出,我们说的“马”,不是指任何一匹马,而是指任何一种马。“马”本身的意义是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时空之中,所以是永恒的。但是一匹存在于感官世界的具体的、有形的马是“移动的”,会死,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理念论的初步解释。
我们无法对那些变化流动的东西有真正的了解。我们对他们只有看法或意见。我们唯一能真正理解的是我们能用理智去理解的形式或观念。所以,知识是固定的、确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唯心主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里,手脚被绑,身体不能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前面是一堵白墙,后面是一堆火在燃烧。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他们与火之间的东西。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囚犯们会认为影子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名男子挣脱了镣铐,摸索着走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实物。他回到洞穴,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只是虚幻的东西,并向他们展示光明的道路。但对于那些犯人来说,这个人似乎比逃跑前更愚蠢了,向他宣称,这个世界上除了墙上的影子,什么都没有。
柏拉图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形式”其实是阳光下真实的东西,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只是白墙上的影子。与光明的理性世界相比,我们的本性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那些影子,哲学家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在的东西。但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看到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本质;就像真正的哲学真理和正义,只能在其外在表现中看到,其本质却是不可言说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理想国里的公民分为三类:爱国者、士兵和普通人。国家的捍卫者是少数管理国家的精英。可以继承,但是其他阶层的优秀子弟也可以培养成爱国者,爱国者的后代也可能沦为普通人的阶层。保卫国家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柏拉图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实现这个目标。他的乌托邦要求每个人都有他在社会中的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但是在这个国家,女人和男人拥有同样的权利,男女完全平等。当符合公众利益时,政府可以撒谎。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事,不应该打扰别人。今天,柏拉图的乌托邦是一个可怕的极权国家。但“理想国其实是以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在理想国中实现国家机器。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指出,“宪政国家”是继理想国之后最好的国家。他还在书中指出,女性和男性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训练。
柏拉图试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来研究,不受天体界限的限制。”柏拉图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种难以区分的混沌(宇宙本身在柏拉图看来永远是混沌的。).这种混乱的发展是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柏拉图认为,宇宙从混沌走向有序,其最重要的特征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理性的计划;将这一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论基本上是一种数学宇宙论。他设想宇宙之初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中,合理地产生了四种正多面体,它们构成了四种元素的粒子。火粒子是正四面体,气粒子是正八面体,水粒子是正二十面体,土粒子是立方体。第五正多面体是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是构成天空中物质的第五元素,称为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因为球体是对称完美的,球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的。宇宙也是活的,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满了所有的空间。宇宙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宇宙中四种元素各自的数量如下:火与气的比例等于气与水的比例,水与土的比例。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一个数字来命名,这个数字就是它们所包含的元素的比例。
政治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国家的画卷:国家规模适中,从城市高处俯瞰全国,国人相知。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分工,于是将理想国的公民分为统治者、战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气和欲望三种品质。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武士辅佐治国,以忠诚和勇气捍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为整个国家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位置。在这样的国家里,政治家都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理解思想,拥有完美的德性和高超的智慧,明白正义在哪里,在理性的指导下公平地治理国家。统治者和武士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因为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一切自私邪念的根源。员工永远不允许拥有奢侈品。理想国也非常重视教育,因为人民的素质和道德决定了国家的质量。
柏拉图甚至在建国之初设想把10以上的人全部送出国,因为他们已经受到旧文化的影响,很难改变。所有公民都应该从小接受从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严选,不允许把荷马和赫西奥德的史诗和悲剧诗人的作品引进国内,因为它们会毒害年轻人的心灵。柏拉图声称这是“一等善”的理想国,其他政权都是这个理想国的变态。由于婚姻不佳,理想政权造成三级混杂,导致斗争和军政权的兴起。军事政权中少数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形成了寡头政治。贫富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了人民和民主的革命。民主到了极致就会被专制政权取代。
《政治家》写于柏拉图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61年),这是他在叙拉古政治实践受挫,思想发生转变的时期。《政治家》的主旨是讨论真正的政治家和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次对话中提出了政治手段和混合的概念;第一次明确讨论了法律的作用,并把法律作为划分政权的标准。他认为真正的政治家(哲学之王)是不需要法治的,但现实中真正的政治家极其罕见,即使有真正的政治家,法律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政治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法律就像教练和医生对政治家的培训计划和处方。虽然理论上很荒谬,但实践上很有必要。
柏拉图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法律》中进一步发展了他关于法律作用的思想。从理想上说,他推崇哲学之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法规比知识更有力量”;他从实际出发,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野兽一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12的法律篇中设计了自己的“二等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数量和来源、民族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二等城邦在具体措施上与理想国中的正义国家大相径庭。主要有:政治制度从哲学之王统治的贤人政体转变为防止个人独裁的混合政体。“共和”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饭、公教的制度,“法”则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在《理想国》中,公民是根据先天禀赋分类的,而在法律篇中,是根据后天获得的财产分类的。
经济思想
(1)社会分工理论与国家的产生。本文从个人需求的多样性、个人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描述了基于分工的国家的产生。
(2)对交换、市场、货币、商业、高利贷的看法。柏拉图在分工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的产生,提出了分工与交换、市场与货币、商业与商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认为,既然城邦之间和城邦内部都有分工,就必然有企业和商人。有了生意,就有了市场,就需要钱。他认为货币是为日常交换服务的,认识到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柏拉图不仅肯定了商业的重要性,而且对商人持轻蔑的态度,认为雅典人不应该从事这种可耻的事业,而应该让生活在雅典的野蛮人去做。他抨击商人逐利,认为国家应该制定法律,让商人只能获得正当的利润。他更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贷牟利和抵押借贷。
(3)关于理想国和所谓“* * *生产”。柏拉图认为,在社会分工中,每个人的行业和地位是由他的天性决定的。他描述的理想国,按照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统治者层次,即负责制定法律、教育人民、治理国家的理性而博学的哲学家。他特别强调了圣贤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第二个层次是防御者层次,也就是士兵,负责执法,保家卫国,打仗。第三个层次是产品供应者的层次,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服从统治者的命令,负责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供应。理想国里,哲学家和军人被剥夺私有财产和个人家庭,收养* * *财产,* * *妻子和* * *儿子。在柏拉图看来,实行* * *生产制,有助于生出优秀的孩子,防止腐败和内部冲突。柏拉图关于统治阶级实行* * *生产主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古希腊斯巴达的实践,并对后来的各种公有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当代经济制度理论的先驱。[4]
教育
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也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从理念先于物质的哲学思想出发,他在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锻炼。他让3-6岁的孩子由保姆看管,他们会聚集在村里的庙里玩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很有教育意义。7岁以后,孩子会开始学习军人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书、写字、计算、骑马、扔枪、射箭等等。从20岁到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出特殊兴趣的学生会继续学业,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声学,从而锻炼思维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柏拉图指出了每一门学科对抽象思维发展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应该在30岁以后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思想的世界。五年后,他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之王。
理想主义教学
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天赋,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所以知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觉,而是对观念世界的记忆。教学的目的是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就是回忆想法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非常重视对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理解,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出概念和真理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同时,他还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观念世界在现象世界中的影子来回忆观念世界,并承认了感觉在认知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了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孩子童年接触的东西对他有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唤起学生的记忆,通过反思和思考,再现灵魂中固有的概念性知识。在这方面,柏拉图的教学知识是一种超验主义。
分阶段教学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的。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置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分成几个年龄阶段,给他们不同的教学科目。0-3岁的孩子在托儿所受到照顾。3-6岁的孩子在操场上搞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小学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培养心灵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一系列简单的活动,如阅读、写作、计算、唱歌等,也非常重视体操等运动训练项目。65,438+07-20岁的青年到国民“光大”接受军事教育,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30岁,经过严格选拔,10年理科教育,注重开发青少年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了解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选择,我学了5年,主要是学哲学。至此,柏拉图较为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体系已经形成。
提出四个主题
贝特朗根据其教学目的,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和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还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来成为古希腊课程体系的骨干和指导源泉,统治了欧洲中等和高等教育1500年。
教学观点
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所有的学习都会有助于性格的发展。17岁以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说,上述学科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语法和修辞是学习哲学的基础;算术是训练人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几何和天文学对航海、行军、观察气候、探索宇宙都很重要;学习音乐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气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各种教材的选择和提纯,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从而满足道德要求,促进儿童心智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沿袭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以强制的方式灌输知识,主张以问答的形式提出问题,暴露矛盾,然后分析、总结、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训练
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终极目标。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反思”和“沉思”这两个词,认为只有通过反思和沉思,才能真正整合关于理性的知识,从而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仅限于对现象的理解,不能成为获取观念的工具。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统一思想,学与思结合,从一个想法到达另一个想法,最后归结为想法。教师要善于启发、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让他们在“苦苦思索”之后“豁然开朗”,享受“理性的喜悦”。这类似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