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起源的历史手稿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初,盛行于宋以后。中秋节是秋季季节习俗的综合,其中包含的节日习俗大多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
古代月亮崇拜
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很久以来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习俗。太阳和月亮这两个天体分别是阴阳的代表。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将日月分为东母和西母。周朝根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日月之礼:“假装大事时,必放(仿)于日月。”
春秋战国时期,月神分别被称为东方皇帝和西方太后。在沂南汉画像石中,西王母和董坐在柱子上(有人说是昆仑山),西王母两侧有玉兔。由此可见,郭璞所说的“昆仑山的月亮是纯洁的,水府是有灵性的”是有根据的,后世的月神嫦娥就是由西王母(最早的名字叫常)演变而来的。
皇室垄断了祭月的权利。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是皇家仪式。从此,北魏、隋唐乃至明清都有了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是明清时期祭祀月亮的祭坛。
在古代,把祭月作为季节性的仪式列入皇家祭祀仪式和例行祭祀后,民间就没有祭月的消息了。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绝地天通”之后,只有王家才可以和日月等代表阴阳的天地神交流,普通人自然没有机会享受祭祀。对于平民来说,月球是一种外来的神秘主导力量,不可能接近它,也不可能牺牲它。因此,汉魏时期并没有记载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祭月民俗,更没有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中秋节终于成了民间节日。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和时代文化的进步,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淡化。此时,皇室逐渐失去了对月神崇拜的专属权力。唐代虽然没有中秋节,但是在中秋节赏月玩月已经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流传至今的关于月神的神话,除了孤独的嫦娥、癞蛤蟆、玉兔,还有一个被贬到月宫的吴刚。月神从原始的宇宙神演变成了道教神仙。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间节日,放假一天,重在赏月。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负责治安的官员取消了例行的宵禁。
明清以后,社会生活中的功利因素凸显,日本和中国的世俗利益在新的一年里愈演愈烈。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神话式的文人传统有所弱化,功利性的崇拜、祈祷和世俗的感情、愿望构成了普通人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式,中秋节成为人们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
中秋节起源的传说
相传古代天上有十个太阳,使大地冒烟,海水干涸,普通人无法再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之巅,徒步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引爆九个多余的太阳,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久,后羿娶了一位名叫嫦娥的美丽妻子。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长生不老药。据说吃了这种药后,他可以立即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
没想到,这件事被后羿的公众人物庞孟看到了。庞孟出门后,威胁嫦娥交出仙丹。知道嫦娥不是庞孟的对手,情急之下当机立断,拿出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后,她的身体立刻飞离地面,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后羿回来,丫鬟们什么都哭了。悲痛之余,她仰望夜空,呼唤着妻子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圆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命人摆上一桌香,摆上嫦娥最爱吃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里遥祭嫦娥。当人们听说嫦娥奔月飞向嫦娥奔月的仙女小时,他们会在月亮的边缘摆上香案,祈求善良的嫦娥奔月。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
中秋节最流行的传统习俗是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日满,中秋月饼甜又香”。“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的《梁璐梦》中。在那个时候,它只是一种像凌华蛋糕一样的蛋糕形状的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月饼象征着家人团聚。
欣赏明亮的满月
中秋节晚上,除了吃月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在宋代,中秋节更流行赏月。据《东京之梦》“中秋之夜,贵家妆台亭,民争酒楼戏月”。
祭月
中秋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仪式之一。《礼记》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日对朝,夕在夕。”在周朝,皇帝有在春分祭祀太阳,在夏季至日祭祀土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天堂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流传到民间,中秋节的日子也从秋分移到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节。
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节吃月饼,赏桂花,吃各种用桂花做的食物,其中蛋糕和糖果最常见。
中秋之夜,月中抬头看桂花,闻桂香,饮一杯桂花酒,庆一家人的甜蜜,成了节日的美好享受。在现代,人们大多以红酒代替。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中秋节除了赏月,观潮是另一项中秋节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梅成的《七毛赋》中有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更加流行。朱廷桓的《明补武林往事》和子木的《孟良录》中也有观潮的记载。宋代诗人苏轼写过《八月十五观潮》:“我知道玉兔很圆,九月已霜。发消息关上门关钥匙,夜潮留月。”这首诗写的是中秋节观潮的习俗。
Bo蛋糕
中秋摇头摆尾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数百年来闽南独特的传统中秋活动。传说郑成功驻军时,为了解决士兵对中秋节的热爱,鼓舞士气,生活部发明了它由徐宏。人们的情感寄托都倾注在世博活动中,尤其是厦门。因此,闽南人历来非常重视中秋节,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节”的说法。
燃烧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助月的习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在塔上堆瓦燃灯的习俗。江南有做灯笼船的习俗。现代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更盛。今天,周云金和何在他们的文章《闲说四季》中说:“广东的灯笼最盛,家家户户在节前十天用竹条扎灯笼。制作水果、鸟兽、鱼和昆虫以及“庆祝中秋节”等等,并在浆糊纸上涂上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的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高地立在瓦檐或梯田上,或用小灯建成字形或种子状。这种形状,高挂在屋内,俗称‘树上中秋’或‘竖着中秋’。有钱人家挂的灯可以高达几十尺。家人聚在灯下尽兴饮酒,普通人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尽兴。这个城市充满了灯光和玻璃世界。从古至今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节。在长江以南,有一种在中秋节晚上制作灯笼,然后将灯笼放在水中流向远方的民俗,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去月球
在月球上行走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在月球上行走是中秋节晚上必须做的习俗活动。在古代,人们衣着华贵,三五人结伴,或漫步街头,或泛舟秦淮河,或上楼看月华,谈笑风生。表示月圆人圆,要到深夜才散。此外,在古代,月上行走还有添丁之意。不过,凡是结了婚还没生儿子的女人,都会在中秋节晚上去夫子庙,然后过一座桥。相传会有“熊之梦”(意为生男孩)。
对于男妓来说
在古代,中秋节请男妓是家家户户的传统,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请把男妓放回显眼的桌子上,叫玉兔“男妓”“兔奶奶”。并将用瓜果芸豆祭祀玉兔,以回报它带给人间的幸福,希望“男妓”能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经从祭月变成了儿童中秋玩具。现在,我们很少在市场上看到男妓。一般是作为民间文物在民间博物馆展出,或者在工艺品店出售。
燃烧塔
烧瓦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扇塔)的游戏在南方广为流传。如《中国民族风俗志》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们通常在野外捡瓦片,堆成有洞的圆塔。黄昏时,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烧。瓦片一烧红,再往火上倒煤油,顿时田野红彤彤,亮如白昼。
直到深夜,没人看的时候,它才开始倒起兴致,这就是著名的烧瓦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瓦砌成的空心塔,里面填满树枝,烧成灰。同时还烧烟堆,也就是拜月结束后烧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广西边境地区的烧迷塔与此类活动类似,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抗法战士刘永福将逃入塔内的鬼(法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还有一个“烧塔男孩”活动。
拜月
古代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玩灯笼
早在北宋时期,在《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中秋节是一种习俗,有“放一盏小红灯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节打灯笼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种各样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鸟兽花木灯,令人叹为观止。